身體疲勞、精神壓力太大了?搶不到菜,就睡不著覺?一直出不了門,快要“屏不牢”了?回頭看了一眼正在上網課的娃,又更焦慮了……
新聞晨報·周到上海與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共同開通了“600驛站”平臺,您若是有什么心理上的問題、困擾都可以通過留言的方式反映,我們將邀請“600號”的專家進行一對一的梳理、分析和解答。
Q:居家期間孩子不聽話,氣得我總是想吼他。不發(fā)火吧影響我心理健康,發(fā)火了吧又怕傷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怎么辦?
>>>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副主任醫(yī)師喬穎:
疫情前,孩子就很聽話嗎?
首先,要跟所有居家的孩子和家長們說一句,大家辛苦了!
那么我想提出一個“靈魂的拷問”——你們家的孩子難道僅僅在居家的狀況下他不太聽話嗎?他在疫情之前,他就一直很聽你的話嗎?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第一件事,是要去分析一下孩子所謂的不聽話,到底在哪些方面不聽話。而且如果有一些點可以給我們找到,我們要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和方法跟他進行交流。
我們經常說會和孩子進行協(xié)商的家庭,不僅親子關系會很和睦,而且對孩子的心理健康能夠起到很好的循序漸進加持的作用。在愛的包容下,長大的孩子的心理能量要比其他的孩子要強大。
情緒上來了,先喊“停”
其次,對于家長,我們一直宣傳的是——很多時候孩子做一件事情,家長會覺得很焦躁很憤怒,甚至想揍他、想罵他。而在產生這些外顯性的情緒和行為之前,請家長朋友先注意調整自己的情緒。
我要憤怒的時候,我要暴躁的時候,要做什么?
第一個喊停。很多家長說我停不下來??!沒關系,這個時候拍一下大腿對吧,拍一下桌子,我去上個洗手間,我喝一杯咖啡,過了一分鐘到兩分鐘,我再回到我們所謂的跟孩子的“戰(zhàn)場”上,再來分析一下,和能不能很好的平穩(wěn)的跟孩子進行交流。
那么我們在喝咖啡的時候,我們在洗手的時候,我們去上個洗手間的時候,大腦的熱度會慢慢降下來。
學會自我詢問和自我挑戰(zhàn)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就要做一件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要去問問自己,我為什么會憤怒?我憤怒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真的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嗎?還是我對其他的事情的焦慮轉借到了孩子的事情上面?
當你能夠這樣自我詢問的時候,同時還要問一下我想的這些事情對還是不對?我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方式是不是存在一些誤區(qū)?
當你會自我詢問、自我挑戰(zhàn)的時候,我又要為大家喝彩,這是說明我們成長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認知行為的調整的方式,不僅僅是在當下的居家隔離狀況下,親子關系的協(xié)調很有用,而且在今后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過程當中,包括在家庭關系、婚姻關系、親子關系、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過程當中都很有用,所以家長朋友可以把現(xiàn)在的這些困惑和問題,就當做是訓練和挑戰(zhàn)。
相信你如果能夠習得一些技巧和技能的話,不僅僅有利于我們親子關系的和諧、家庭關系的和睦,更有利于將來我們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人際關系的一個調整。
我們就為這個方向去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