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孩子不聽話被打,竟然被要求懲罰,棍棒教育。
中國——
棍棒教育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只要一頓不聽話、一頓皮肉之后,這些孩子便失去了親情,只剩下無盡的恐懼與心理陰影。
還記得一位“東方神童”小時候被爸媽打的故事嗎?
他叫徐孟南,一個沒能考上大學就去打工的孩子,因為學習不好,經(jīng)常被父親辱罵。
那時,他才14歲,因為沒有考上大學,只好去了一份免費的工作。
這份工作工資低、工作累,還需要經(jīng)常加班,他回到家,聞到父母的嘮叨,本能地被母親指責,他本能地選擇了反抗。
而父親看到他這種處處跟他對著干的行為,居然沒有斥責他,只是跟他說:“辛苦了!”
在父親的循循循循善誘下,他學會了珍惜時間,也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
結(jié)果,他成了一個很優(yōu)秀的人。
第三次高考,他拿到了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成為了美國第一個獲得高等教育。
有記者問巴菲特:“你覺得讀書和玩耍對一個孩子有多重要?”
巴菲特說:“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chǎn)是18歲之前,一個人的知識教育只有一次。”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學過一陣子“識人”,過一陣子就又忘了。
甚至我們就連電視劇里演的狼都忘了,在《外太空的莫扎特》里,那時候的“識人”,就是牛逼的表現(xiàn)。
在所有人的眼里,他就是一個“說話快速,做事不耐心,不喜歡麻煩別人”的孩子。
可是在和他一起學習的那些日子里,他的這種性格,慢慢在他的成長過程中形成了。
最終,他成為了享譽全球的鋼琴大師。
有人說:
有些家長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頭老虎,那么他們就是比自己動物。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和行動把孩子比作一頭老虎。
那么他們的孩子會“被豬”養(yǎng),會吃掉身上的肉,同樣的,用自己的方式養(yǎng)。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嫌棄”了你,當你教育他時,不妨先觀察一下。
想象你的孩子
其實,很多父母都喜歡用這種“打擊式教育”。
雖然,父母想盡一切辦法子,說服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幫助他提高成績。
但實際上,卻適得其反。
人們都喜歡別人夸獎自己的孩子,習慣了夸獎,于是他們就漸漸養(yǎng)成了貶低別人,挑剔別人,自我否定的習慣。
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被父母的語言暴力所淹沒,變得自卑、沮喪、自卑。
而這樣的孩子長大后,也容易出現(xiàn)各種性格問題。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打擊式教育,不要一味地貶低他們,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才是父母應該反思的。
其次,父母要知道自己做錯事的原因,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經(jīng)常對孩子說一些傷害自己的話。
有些父母喜歡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樣的做法,雖然不會讓孩子變好,但是會使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差。
小的時候,孩子習慣性地遭受父母的暴力,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錯,父母不喜歡自己,因此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
長大以后,這種思想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他們會覺得父母是不是不愛自己了,所以會有暴力的行為。
父母要及時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變成一種暴力的方式。
1、父母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情緒時,就像是在發(fā)脾氣。
《正面管教》中說:
父母越是喜歡大喊大叫,孩子越是充滿恐懼。他們認為父母總是宣泄情緒,孩子將會變得越來越差。
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在情緒上和孩子發(fā)生沖突,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
2、改變嘮叨的家庭氛圍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父母的嘮叨聲中,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不愿意和父母親近,親子關(guān)系逐漸疏遠。
從某種程度上講,孩子會更加叛逆。
3、改變對孩子的嘮叨聲
“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家長們究竟有沒有用對方法呢?”
《正面管教》里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理論——“55387定律”。
即,只有當我們和孩子的關(guān)系越親密時,我們說什么話,孩子才會聽得進去。
6歲前的孩子,會主動思考,學會分享,用講道理代替道理。
這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努力,讓孩子明白道理,就可以“化繁為簡”。
只有當孩子從內(nèi)心深處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后,才能更好地與孩子建立溝通。
7歲前的孩子,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還不夠成熟,父母一定要學會引導孩子,不斷的和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學會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應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