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問也不說也不說還不行,就當(dāng)作“不懂事”問也不行,講還不行。
還有一類人,當(dāng)孩子表現(xiàn)出不聽話問為什么,父母往往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了,這是教育的問題,父母不僅需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還需要在潛移默化之中了解孩子內(nèi)心的想法。
這種狀態(tài)下的孩子也許根本就不需要父母進行說教了,但是至少他們的內(nèi)心也是痛苦的,父母的說教并沒有對孩子起到作用。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xué)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xué)提學(xué)習(xí)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孩子不是不知道父母的用心良苦,也不是不想和父母交流,而是父母的道理和出發(fā)點大同小異,孩子完全不知道該聽誰的。
可是很多父母都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教育孩子,覺得這樣效果更好,可以讓孩子少走彎路。
正如上面提到的鄰居的孩子,其實他就是因為一直以來“被父母教育”的結(jié)果,他從來沒有得到過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他甚至可能會怨恨父母,完全不想理睬父母,慢慢地他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聽話,越來越叛逆,和父母的關(guān)系也會越來越差。
那么,當(dāng)孩子出現(xiàn)叛逆行為時,父母正確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我們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叛逆的原因
1.孩子自我意識的萌芽
孩子到了3歲以后,他會逐漸有了自我意識。
這時候的孩子,會強烈地意識到自己和媽媽是兩個獨立的人。
他開始知道,自己和媽媽是一體,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他也開始對很多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這個時候,他開始對媽媽的一些“叛逆”行為進行了判定,開始有自己的主張。
2-6歲的孩子
這時候的孩子,家長如果強行給他們規(guī)則,他們很可能會大聲哭鬧,并且沖著家長吼叫。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們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媽媽希望你現(xiàn)在就是吃飯的時候,不能亂跑,聽到了沒有?
要吃飯了,你是要先刷牙呢,還是先洗手呢?
如果這樣,孩子就會因為不愉快的情緒而拒絕接受父母的要求。
那么,家長就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讓孩子進行主動選擇:
你要趕緊吃飯,我給你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是5分鐘還是10分鐘?
第二個選擇是10分鐘還是15分鐘?
第三個選擇是15分鐘還是30分鐘?
當(dāng)孩子能接受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如果孩子年齡越大,可以給孩子兩個選擇,一個是10分鐘,另一個是15分鐘,讓孩子自己決定,并承擔(dān)相應(yīng)的后果。
試想一下,如果你只是單純的跟孩子說:“今天是10分鐘,你是想先吃飯還是先寫作業(yè)?”
那么,孩子會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他會選擇當(dāng)時的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會選擇自我懲罰。
要么就是等到20分鐘的時候,父母親直接把孩子關(guān)在門外,不愿意聽到他們的哭聲,這樣的父母就不用為孩子的哭聲買單。
一個正確的做法,就是等孩子哭完了,在心平氣和地跟孩子溝通。
我們可以這樣說:“我知道你非常想讓爸爸媽媽帶你出去玩,但是我們也需要時間,等到了5分鐘以后,我們就要去干嘛,我們現(xiàn)在就要停止哭,因為我們要在5分鐘之內(nèi)完成我們的計劃?!?/p>
而不是用吼罵的方式,來嚇唬孩子,下一次他們在面對如此激烈的情緒的時候,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來進行自我懲罰。
下次孩子再哭的時候,就會想到用關(guān)掉孩子的哭鬧來進行自我刺激。這樣下一次孩子再哭,他也不會再哭鬧了,也不會再用關(guān)小黑屋的辦法來威脅父母了。
四、將孩子送到合適的地方,讓他能夠被接納
我家孩子一直是爺爺奶奶帶,我和我先生偶爾會將孩子接到身邊,會在晚上帶到奶奶家,然后再接過來跟他們一起玩,但是只要孩子一哭,爺爺奶奶就會拿出手機讓他看動畫片,有時候也會帶著孩子一起玩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