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讀一年級成績不好特別焦慮,跟孩子同學家長、老師溝通后孩子就是在一年級班級前幾名。目前,孩子正在讀一年級,數(shù)學成績還不錯,但語文和英語成績上不去,對閱讀理解也不行。我覺得這次的閱讀理解考試對她的作文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自己也很著急。這次語文考試又有些難,所以沒辦法只能再讀后面的兩篇作文,一下子又力不從心。
這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題比較難,基本都是閱讀理解做的比較快的,理解能力差的,其他什么也都沒有欠缺。
到了二年級,作文和閱讀都要差一些,所以兒子對寫作的要求特別高。剛開始讀得不太認真,后來在他的鼓勵下,果然慢慢就能寫出來了。到了三年級,作文依然是小學生水平,而且要分高,中間要有一次因為語法錯誤,英語成績沒有掉出來。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初二下學期,語文老師很重視作文,同學們不約而同地交上了作文,他急著回家時,孩子也有些雀躍。那天回來,他沒有從書包里翻出有課外書,而是拿出了數(shù)學課本,放到孩子的房間里,準備好書本和練習冊。孩子出來后,還是那個憨態(tài)龍結的小男孩。
這位老師把他叫進辦公室,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出他的錯誤,他不覺得丟人,羞澀的站在那里,頭低下來,死死地低著頭,一本正經地說:“我是這樣認為的,我覺得很生氣。”
那位老師接著說:“你的語氣是一個老師的身份,而且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他說了,他很氣憤,很生氣,很難受。”
小男孩的父親這樣回應:“嗯,好像。”
小男孩情緒激動地泣不成聲,爸爸說:“這也是個問題,但也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解決。我們還有很多解決辦法。”
孩子的情緒慢慢得到疏導,之后就說:“如果實在忍不住,也可以寫出來。”
這次孩子的情緒平穩(wěn)下來,說:“我馬上就寫!”
這位爸爸沒有一上來就指責孩子,也沒有在背后說教孩子。而是把他寫的生字的順序,用鉛筆的方式寫了出來。
并且用非常清晰的語言告訴小男孩:“你在生氣的時候,是指出你的錯誤,同時也告訴他你的感受?!?/p>
在這位爸爸的引導之下,孩子真的就做到了對自己的了解,也敢于向爸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父母的反饋,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幫助的。
第三個技巧: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
在《學習的格局》這本書中,作者提出了讓孩子自我激勵的ABC模型。
A模型
即孩子的學習目標是他自己的,一旦達到目標,他就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
B模型
,就是孩子為了達到目標而不斷的努力學習,從而產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目標?
第一步:設定目標。
從長遠目標來看,小目標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充滿自信,有能力把知識學得更好。目標一定要具體、明確,便于你仔細觀察,然后按照目標設定的時間節(jié)點去實施。比如:每次考試,你需要考多少分,具體到什么程度。孩子如果考好了,父母要有一個簡單的獎勵,比如:太棒了,你想要什么玩具,可以看多久,如果你能遵守,那么這個時候父母就會答應給他買。
第二步:強化訓練。
這是我們?yōu)榱诉_到某種目標,去做的一個終極目標的一個方法。
這個具體的方法可以是在孩子學習的某一門功課時,用計時器或者沙漏等提醒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后一定要獎勵他,小到集齊一桶水,擴大到下一桶水,最終目標實現(xiàn)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一定的獎勵。當孩子對這個獎勵開始變得不感興趣的時候,這個方法就可以用在學習新知識上了。
第三步:期待效應
"期待效應"這個詞來自于心理學上的一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