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孩子玩手機就撒潑打滾?這位媽媽的高情商拒絕法,值得學(xué)習(xí)
前段時間,辦公室一位同事結(jié)婚,喜宴上,一個孩子跑過來找媽媽要手機,媽媽拒絕后,孩子立馬倒地開始撒潑打滾。
他媽媽見狀,沖著兒子吼道:“你起不起來,我數(shù)123,再不起來就棍子上身了?!?/strong>
孩子看著媽媽手中的棍子,從地上爬起來,又哭著對媽媽說,要再玩5分鐘的手機。
“你說的哈,就只玩5分鐘!”孩子媽媽邊拿出手機邊對他說:“這是最后5分鐘哈,一會兒再要玩5分鐘,你給我試試看?!?/strong>
看到這一幕,我對孩子媽媽說:“你這脾氣也發(fā)了,手機也給了,惡人也當(dāng)了,孩子愛玩手機的壞習(xí)慣依然在繼續(xù)?!?/strong>
“哎,是??!天天都要玩手機,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沒用?。 ?/strong>孩子媽媽無奈地說道;
我一邊吃飯一邊說:對于管控孩子玩手機,我有個朋友的方法非常不錯,分享你參考參考。
01
朋友麗麗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幼兒教師,面對各種各樣的育兒難題,她總有能游刃有余地應(yīng)對。
有次到她家串門,她女兒正吵著要玩手機,她沒有直接拒絕,而是先問了句:學(xué)習(xí)完了嗎?
孩子搖搖頭,依舊要玩手機,朋友蹲下身,認(rèn)真地對女兒說道:沒有學(xué)習(xí)完,就不能玩手機!
孩子見狀立馬倒地開始撒潑打滾,麗麗見狀,并沒有冒火,而是坐在孩子身邊,望著女兒說道:哎喲,寶寶沒有玩到手機,好傷心是不是?
孩子點點頭,麗麗接著說:嗯嗯,媽媽是能夠理解的,如果你想哭一會兒啊,那就哭一會兒吧。
說完,麗麗就去廚房洗水果了,而孩子依舊大聲地在客廳哭。
大概10分鐘過后,孩子停止了哭聲。麗麗抱著女兒說道:寶寶好厲害啊,只要了10分鐘,就把心情調(diào)整好了,來,擁抱一個!我們?nèi)ハ聪茨?,然后吃點水果慶祝下。
說完,麗麗便拉著女兒去洗漱,出來后就開始吃水果,再也不提玩手機的事了。
回顧整個過程,麗麗的高情商拒絕法,很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她很理解女兒,但并沒有因為孩子的撒潑打滾而妥協(xié),這也讓孩子意識到了:沒有學(xué)習(xí)完,是不能玩手機的。
02
后來,我詢問麗麗,是如何管控孩子玩手機的?她給我分享的幾點經(jīng)驗,真是刷新了我的認(rèn)知。
首先,不要壓抑孩子愛玩手機的天性
麗麗說,孩子之所以愛玩手機,是因為手機能給他們帶來快樂!而孩子追求“快樂”的欲望是與生俱來的,家長不要去考驗和壓抑它。
所以,在她女兒4歲時,就給她配有專屬的平板,沒有密碼,里面也下載了很多游戲跟APP。
她也不會限制孩子玩游戲的時間,但前提是,孩子必須學(xué)習(xí)完后才能玩。她很清楚地記得,女兒第一次玩游戲時,就像打開了“百寶箱”,一直想玩。麗麗就說了一句:學(xué)習(xí)完了嗎?完了就可以玩。
麗麗說,剛開始要操心一些,但只要孩子有了“先學(xué)習(xí)后玩”的意識后,就省心多了。
同時,麗麗提醒我:大人要說話算話,當(dāng)孩子完成了當(dāng)天的學(xué)習(xí),她想玩,大人也不要干預(yù),更不要在一旁碎碎念。
其次,管控孩子玩手機,“堵”不如“疏”
面對孩子玩手機,很多家長怕孩子上癮,不是經(jīng)常藏手機,就是不斷改密碼,或者將“不能玩手機”掛嘴邊,不停地嘮叨。
麗麗說,如果女兒長時間玩手機,她也是會干預(yù)的,但不會一直嘮叨,接下來一般會做三件事:
① 管控孩子“看什么”
孩子平板中所能看到的內(nèi)容、所玩的游戲,都是麗麗事先下載好的。麗麗說,網(wǎng)絡(luò)視頻并非“洪水猛獸”,在孩子們接觸之前,要先設(shè)置一到“關(guān)卡”,家長過濾一遍,也可放心讓孩子看。
②給孩子提供更多“有趣”的快樂
很多孩子之所以沉迷于手機,多是無聊或者沒有找到其他有趣的快樂。麗麗提醒我,要多給孩子創(chuàng)造快樂,讓她知道快樂是多樣的。
她說,女兒有段時間特別喜歡刷短視頻,于是就在平板上下載了很多益智類的游戲、有趣的動畫跟紀(jì)錄片。
孩子看了動畫片跟紀(jì)錄片后,對短視頻就沒那么沉迷了。同時,她還給女兒買了很多繪本、積木和彩泥,休假時還會帶她去戶外打卡。
③父母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在麗麗家,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每個周末會開一個家庭會議,孩子也要參加。
在家庭會議上,他們會制定一個全家觀看電子屏幕(看手機、平板與電視)的時間規(guī)則。一家人會一起討論,哪些時間是不能看電子屏幕的?哪些時間是可以玩的?每個人玩多久?
通過每個人的討論后,就會制定一些規(guī)則,張貼在書桌前,每個人都需要遵守。不能說只讓孩子遵守,大人就不遵守,家長要時刻給孩子做好榜樣,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03
如果孩子拿起手機,放不下怎么辦?
麗麗跟女兒一直非常重視“約定”這件事,只要是約定好的事,就要無條件地執(zhí)行。
如果女兒拿起手機,放不下或是哭鬧著要玩時,麗麗也不會妥協(xié),而是溫柔地告訴她:媽媽知道你難過,但我們約定的時間到了,不能看了就是不能看了。
在堅決反對她繼續(xù)玩手機后,麗麗也會告訴女兒,什么時候還可以再玩,或者做了什么事后,可以再玩。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后,麗麗的女兒現(xiàn)在非常明白:什么時候可以玩手機,每次玩多久?很少再出現(xiàn)撒潑打滾的現(xiàn)象了。
總的來說,愛玩手機,追求快樂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應(yīng)該拒絕與壓抑,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管控孩子玩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在收獲快樂的同時,也不至于沉迷于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