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與從事安全管理的同事聊安全文化,談到一個故事:梯子不用時請橫著放。正巧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新華網昆明9月26日電:26日14時39分許,昆明市明通小學發(fā)生踩踏事故,截至當日17時已造成學生6人死亡、26人受傷。經初步調查,事故原因是學生在通過臨時放置于午休宿舍樓一樓單元過道處的海綿墊時發(fā)生跌倒,引發(fā)下樓學生相互疊加擠壓,導致學生嚴重傷亡。軟綿綿的的海綿墊居然成了冷冰冰的殺手!
事故原因:9月25日下午,明通小學體育老師將兩塊體育教學使用的海綿墊子(長2.0米、寬1.5米、厚0.3米)臨時靠墻放置于學生午休宿舍樓一樓單元過道處。12日14時許,學校起床鈴拉響后,明通小學一、二年級午休學生起床后返回各班教室上課,學生在下樓過程中,由于靠墻的一塊海綿墊平倒于一樓過道,因樓道很窄(寬約1米~1.2米)造成通道不暢,先期下樓的學生在通過海綿墊時發(fā)生跌倒,后續(xù)下樓的大量學生不清楚情況,繼續(xù)向前擁擠造成相互疊加擠壓,導致學生嚴重傷亡。
這次問題就是過道里放了不該放置的東西,小孩子們也不懂事,可能把人體多米諾骨牌作為了一種樂趣。對逝去的生命,我們無比痛心,對傷心的家屬,我們深感同情。此次踩踏事故是我們每個人都不愿看到的,我們的教育系統(tǒng),更應該舉一反三、引以為戒、吸取教訓。反思事故原因有三:一是校園安全漏洞,就在手邊(與學生們朝夕相處的老師成了“危險源制造者”);二是釀成事故的關鍵,是“擁擠的過道”“傾倒的墊子”雙重因素;三是過道狹窄不等于必然擁擠,擁擠是管理不善所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您的身邊,有沒有這種擁擠?每一處習以為常的“擁擠”里面,都可能埋藏著生命的殺手。
盤點近年學生踩踏事件:2009年12月7日湖南湘潭一中學發(fā)生踩踏事故8死26傷;2012年11月28日湖南長沙育英二小發(fā)生踩踏事故33人受傷3人留院。2013年2月27日湖北襄陽老河口市薛集鎮(zhèn)秦集小學發(fā)生踩踏事故4名學生死亡,14人受傷;3月28日西安發(fā)生小學生踩踏事件致16人受傷;4月17日深圳發(fā)生小學生踩踏事故8名兒童受傷4人傷勢嚴重,估計都與基礎設施有缺陷、對孩子們安全意識教育缺失等有關系吧。
本此事故學生所說的棉墊(也有學生說是棉花、棉布)究竟為何物尚不清楚。這場悲劇再次提出了沉重的拷問:校園安全事故為何一再發(fā)生?如何守護孩子的安全?試問:如果我們的海綿墊不放置在樓道,樓道再寬敞點,或者有老師帶隊疏導,如果能預見及預防,如果日常能多開展應急演練,估計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故吧!
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無小事,安全管理中常講到海恩法則、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在安全事故發(fā)生之前,預先防范事故征兆、事故苗頭,預先采取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那么,事故苗頭、事故征兆、事故本身就會被減少到最低限度,安全工作水平也就提高了。只有將安全工作重點從“事后處理”轉移到“事前預防”和“事中監(jiān)督”上來,才能堵塞安全生產的“致命漏洞”,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安全事故的根本之策。安全責任人在防范事故上要多用一點心,緊繃一根弦,多盡一份力,“防范事故人人關心,人人關心防范事故”。惟有防事故的意識增強了,責任到位了,措施得力了,必能防患于未然。
如果體育老師將海綿墊不放置在本已狹窄的樓道,如果海綿墊沒有倒下,就不會有6條小生命的消失,兩塊海綿墊上恥辱,應該被長久牢記?!疤葑硬挥脮r請橫著放”,總比立著放,或只懸掛“請留神梯子注意安全”的條幅起作用大的多吧,這樣也就沒有梯子倒下誤傷工人的危險了。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和管理上的缺陷,兩塊放置不當又瞬間傾覆的海綿墊,使6個幼小的生命猝然離去,更說明我們的安全管理精細化程度亟待提高。兩塊海綿墊上的恥辱,應該被長久銘記,知恥而后勇的教育及安全工作者們必須深知:態(tài)度決定一切、管理永無止境,細節(jié)影響命運,責任重于泰山?。ㄖ需F一局城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