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轉(zhuǎn)「wǎn zhuǎn」;(婉轉(zhuǎn));(委婉)
釋義:
1、回旋,蜿蜒,纏綿。
2、通融,含蓄,委婉。
3、輾轉(zhuǎn),周折,光陰流逝。
修煉指數(shù):四星。
人們都喜歡“婉轉(zhuǎn)”的歌聲,可“為人處世”更講究“宛轉(zhuǎn)”、“變通”;“椎拍輐斷,與物宛轉(zhuǎn),舍是與非,茍可以免”,而“委婉”考慮更多的是面子問題。(《莊子·天下》)
“屈伸俯仰,抱命不惑而宛轉(zhuǎn),禍福利害,不足以患心”,要真懂需要真修煉;“圓潤柔媚,悠揚(yáng)動聽”的聲音常常是有毒的。(《文子·守?zé)o》)
既然“椎拍輐斷”無解,放棄也是辦法;凡事“別太較真兒”正是莊子的主張,就算“天下”也是一樣。
唐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詩: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名句集粹:年光宛轉(zhuǎn)不相待,過眼繁華空自愛。
1、南朝 ·宋 ·鮑照《擬行路難》詩: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shí)欲沉。(時(shí)光流逝)
2、唐 ·白居易《長恨歌》: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纏綿多情)
3、宋 ·陳恕可《齊天樂·蟬》詞:琴絲宛轉(zhuǎn),弄幾曲新聲,幾番凄惋。(聲音圓潤)
4、宋 ·歐陽修《歸田錄》卷下:問其所得,云皇親家有好學(xué)者,宛轉(zhuǎn)致之。(輾轉(zhuǎn))
5、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zhuǎn)。(通融)
宋 ·方千里《丹鳳吟》詞:宛轉(zhuǎn)回腸離緒,懶倚危欄,愁登高閣。
擴(kuò)展閱讀:“徼以為知,不遜為勇,訐以為直”
清人馮班在《鈍吟雜錄》中有言,“凡人作文字,下筆須有輕重。論賢人君子,雖欲糾正其謬誤,詞宜宛轉(zhuǎn);若言小人奸賊,不妨直罵”。
《論語·陽貨》記載,子貢曾問孔子:君子亦有惡乎?
孔子掰著指頭說,喜歡挑刺兒的、毀謗上級的、勇敢無禮的、冥頑不化的,還有別的,這些人都比較可惡。
數(shù)落完了這些人,孔子還認(rèn)真問了一句:你覺得呢?
宋 ·范成大《浣溪沙》詞: 魚子箋中詞宛轉(zhuǎn),龍香撥上語玲瓏。
子貢是孔門弟子的首富,辦事通達(dá),多思雄辯,想了一會說:自作聰明的、大言不慚的也就算了,最可惡的是“到處說人壞話卻自稱直率的”!
轉(zhuǎn)眼到了明朝,閱人無數(shù)的張居正,過年時(shí)候也是浮想聯(lián)翩:年光宛轉(zhuǎn)不相待,過眼繁華空自愛。(《元夕行》)
“宛轉(zhuǎn)”也有“光陰流逝”的意思,“人艱勿拆”!
你真的認(rèn)識她嗎?別成了網(wǎng)紅還讓人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