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我們需要新思維、新方法
由于世界變化而帶來的孩子教育的變化正在發(fā)生著,實際上我們要注意到,我跟大家聊這個話題的真正目的其實是要告訴大家:現(xiàn)在,我們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焦慮主要集中在考試分數(shù)也就學習成績方面,另外就是孩子聽話,不聽話這個問題上。
大部分父母對孩子教育的考慮還停留在“自己的面子”上。孩子學習成績好是自己臉上有光,考上大學是自己在親朋好友面前抬得起頭。更或者是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誰來養(yǎng)你?
也就是說,我們的父母今天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好,只是局限于“知識”或“技能”以及個人得失方面。
我們對一個好孩子的定義發(fā)生了偏差,評價一個孩子好與不好的標準也就出現(xiàn)了方向性的錯誤,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效果自然就天差地遠了。
真正要想讓孩子學好,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孩子,要怎么辦呢?
首先就是一定要正確認識到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好孩子,改變和提高我們對孩子的評價的標準,而不是簡單地停留在“分數(shù)”或“聽話不聽話”這些較低層次的要求上。
我們要教育好孩子,除了知識教育、技能教育,還需要從格局、心胸、情商、抗挫折力以及對生活的適應能力的教育培養(yǎng)。
我們要做到這一切,首先要對這些問題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如果我們沒有認知,對這個問題沒有意識到,那么我們是不可能去做的,甚至連想都想不到。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都沒有想到過的成果,你也無法得到你知都不知道的東西。
所以,對于為人父母者而言,實際上自身的學習,自我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本要清源,要教育孩子先教育自己
今天不學習,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我們基本上是迷茫的,是無知的。在這個迷茫和無知中間,我們只能是順其自然,跟著感覺走。我們做錯了都不知道。還有些事,偶然間做對了,孩子就變好了。我們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尤如瞎貓碰到死耗子。
正因為如此,孩子沒問題是偶然的,出現(xiàn)問題是必然的。現(xiàn)實中父母在大多數(shù)時候對孩子的教育是存在偏差的。這種偏差就是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根源。
開始,孩子是為逃避父母教育言行的偏差,是不自覺的。例如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而刻意搗亂或做出父母不愿意看到的言行。在他如愿以償?shù)玫綕M足后,他就摸到了父母的底線,知道我只要這樣做爸爸媽媽就會關心我,在乎我。于是,他很快就會適應性地故伎重演,一來二去,某種行為重復得多了就養(yǎng)成了習慣,也就成了后來孩子不自覺,父母不知道原因的問題。
孩子的問題,究竟是怎么產(chǎn)生的,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心理變化過程,而父母的言行就是引發(fā)這一變化的心理成因。我們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xù)給大家分享。
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獲或想法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和大家互動分享,共同提高。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點贊或推薦給你身邊的朋友,都會有益于你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環(huán)境的優(yōu)化改造。
要想給孩子方向,就要先自己看清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