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兒童啟蒙教育的看法(好的啟蒙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
相信第一次做爸爸媽媽的我們在感受快樂和幸福的同時,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家長們呢也開始操心起他們的成長和未來了。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有些寶寶很活潑,我們就會擔心他會不會太調皮、長大了專注力不夠……
有些寶寶又很安靜,我們又要擔心他太內向、擔心不自信、擔心交不到朋友……
焦慮的信息每天充斥在耳邊,誰家的孩子開始識字了、會背古詩了、早教課報了哪家?……
我們該怎么做呢?家長們不知不覺就越來越著急,越來越焦慮。
其實啊,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的恩賜,都有自己的特點,作為爸爸媽媽,只要做好了啟蒙教育,每個孩子都會走出自己的路。
說到這里,我們就可以發(fā)現,為什么要給孩子做啟蒙教育了,就是:讓孩子有未來選擇自己路的條件和能力,畢竟,我們不能替孩子過一輩子。
那么,兒童的啟蒙教育應該怎么做呢?什么時候開始啟蒙呢?
兒童的啟蒙教育是從胎教開始的,相信各位寶媽們都為寶寶做過不同程度的胎教,胎教的部分今天就不展開了,今天分享的是,寶媽們可以從語言、情感、運動三個方面對孩子展開啟蒙教育:
首先,是語言啟蒙
眾所周知,兒童有語言敏感期,我們早期的語言啟蒙就是為了抓住這個敏感期。
人類的思維和邏輯是通過語言和文字來體現的,語言的清晰度和思維清晰度完全呈正相關。
放到我們日常啟蒙來說,其實非常簡單,不外乎就是多和孩子說說話,盡早幫助孩子進入早期閱讀。這個動作要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去做,很多寶媽們的誤區(qū)認為牙牙學語的寶寶聽不懂語言,就很少跟孩子說話,這是在誤失良機。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從孩子出生第一個月,就要凡事跟他說一說。比如喂奶時說:“寶寶餓了嗎?媽媽現在給你喂奶?!蔽鼓踢^程中還可以隨便嘮叨些話,比如“哦,你昨天吃奶時撒尿了,把媽媽衣服都尿濕了,今天沒尿,干干凈凈的”,以此類推,穿衣、睡覺、曬太陽等,都可以成為說話內容。
嬰幼兒和成人的語言交流有兩種功能,一是刺激大腦發(fā)育,二是刺激心理發(fā)育。如果早期缺少語言交流,則孩子的智力發(fā)育水平和情感發(fā)育水平都會出現問題。
那么這個時候有些爸爸媽媽們會說,我沒有那么多話可以說啊,那么為孩子閱讀,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父母給孩子讀繪本故事,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的最主要閱讀啟蒙方法,大概到6歲左右開始自主閱讀。
其間,父母最主要的任務是想方設法調動孩子的聽和讀的興趣,而不是讀的多少以及理解的程度。只要堅持長時間、大量閱讀,文字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甚至寫作能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從孩子一兩歲開始,就可以嘗試幫孩子建立語言和文字間的聯系。盡早認字并進入閱讀,這對兒童早慧作用十分明顯。
電子時代信息太多,吸引孩子的東西也太多,如果孩子基礎識字任務完成得太晚,閱讀興趣沒有在早期建立,很可能孩子會一直停留在不愛閱讀、淺閱讀的水平上。如果你的孩子從小培養(yǎng)起了閱讀興趣,長大后博覽群書,那么父母對孩子的智力啟蒙就不僅是合格,而是令人羨慕了。
其次,是情感啟蒙
情感啟蒙第一要訣是多和孩子接觸。
這很好理解,無非是父母要盡可能多地和孩子相處,在相處中要多抱抱寶寶,親親寶寶,多一些的肢體接觸,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愛是很重要的,而這個感受愛的過程除了肢體,更多的是通過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
我曾收到過一位媽媽的來信,她說自己很愛看書,她也知道隔代教養(yǎng)的弊端,有了孩子后,就辭職回家,做全職媽媽。但她并沒有意識到母子間早期語言交流對孩子的重要性。孩子八九個月時,她發(fā)現電視上不停變換的畫面能吸引孩子,孩子看電視時不哭不鬧,坐在嬰兒車中很安靜。
她覺得把孩子放在電視機前真是照看孩子的好辦法,既有漂亮畫面和標準語言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又省卻了自己體力上的勞累,孩子看電視時,自己還可以安靜地看書,真是一舉幾得。
所以孩子只要醒著,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電視機前度過,她忙于自己看書以及做家務、給孩子做飯等事,很少跟孩子說話,也很少抱孩子。
孩子兩歲半以后,才發(fā)現情況不妙,孩子能背出天氣預報中所有的地名,也能準確背出許多廣告詞,卻不會語言交流,幾乎不和人進行目光接觸,對一切都很冷漠,只在看電視時專注而興奮,總體智商明顯比同齡孩子低,被診斷為“自閉癥”。
兒童的智力發(fā)展和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關系。尤其在3歲前,如果母親和孩子交流得少,交流內容簡單,孩子是在情感和智力活動都比較貧乏的狀態(tài)中長大,那么孩子的智商就會偏低,行為也容易出現偏差。
寶媽們切記,再忙再累,每天一定要抽出至少30分鐘全心全意地陪伴我們的寶貝。
還有,就是運動啟蒙
在早期教育中,還應該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孩子愛運動的習慣。
無論是現在教委政策對藝術和體育發(fā)展的重視程度和傾向性,還是擁有有良好的身體素質更是孩子在今后的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基石。
這里我有個小訣竅分享給寶媽們,就是運動可以在日常方方面面實施,就是鼓勵寶寶多動多跑多跳, 住高層的爬一爬樓梯,要給寶寶東西的時候讓他自己跳一跳夠一夠,還可以根據月齡去挑選一些運動玩具,鍛煉孩子的感統(tǒng)。
運動啟蒙做得好,除了寶寶本身身體健康外,對智力發(fā)育也有促進作用。也許在啟蒙過程中,能發(fā)現孩子的運動天賦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在這個階段盡可能的讓孩子去嘗試多種多樣的體育運動,從中發(fā)現孩子的興趣點和特長,然后加以培養(yǎng)和堅持。
相信看過谷愛凌童年時期訓練視頻的家長們都很感觸,在那么小的孩子身上就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品質,這些都是體育精神所傳遞的,將會讓孩子受用一身。
看到這里,相信寶媽們已經了解到啟蒙教育的重要性了。
最后再給大家總結三點,建議寶爸寶媽們從這里入手:
第一,多陪寶貝聊天,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不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卻非常愿意去說,導致很多家長沒有耐心陪孩子交流,最多是敷衍的回話。然而深入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對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效果顯著。
第二,多陪孩子玩游戲,對于孩子來說愛玩是天性,文化知識過于抽象,孩子覺得枯燥,但把一些知識融入游戲當中,則能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而在體驗中學習,能更好的提升理解力和專注力。
第三,注重思考方式,對于孩子來說,啟蒙教育更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思維,這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我們要注重與孩子溝通,理解孩子的思考方式,并適當進行引導,比如用提問的方式引號孩子思考,比如把思考的方便變成具象化的事物演變過程等等。
關于孩子的啟蒙教育,有太多的話題也有太多的案例可以講,有興趣的寶爸寶媽們可以根據孩子的發(fā)育階段,有意識的收集和學習相關的知識和經驗,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寶貝能夠健康成長,快樂發(fā)育,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