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不聽話的孩子該怎么辦?
首先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聽話?
1、何為聽話?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些孩子能說會道,有些孩子不能理解什么叫做聽話?
有些孩子太聽話了,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就是叫“聽話”。這樣的孩子也許表面上看起來沒有多大問題,但其實是屬于“聽話”。
很多家長會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是非常乖巧的,其實是有心理問題的,所以會在日常的教育當中去尋找原因,認為是孩子不聽話。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聽話”并不是一種好的品質(zhì),它不僅包括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jīng)常會遇到的,特別是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
那么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在某個方面的心理出現(xiàn)了問題?是不是孩子的智力有問題?是不是孩子的人格方面出了問題?
我們要想一想,其實孩子的這些問題,都是源自于他的父母對他的“聽話”的態(tài)度。
好的“聽話”態(tài)度,其實和孩子的“智力”息息相關(guān)
著名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尼克認為:“一個人在“對智力測試”這個領(lǐng)域所取得的成就有很大的影響。
科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讓三組人分別做他們的智力測驗,然后將他們分成兩組:第一組各50名實驗,然后他們分別對這兩組孩子進行智力測試。
第二組的測驗結(jié)果,竟然是智商測試的不及格。而兩組的孩子,什么都不會,只是拿起了那些紙牌,隨意地走動。走動,他們卻看見那些走動的孩子,正悠閑地向他們走來走去。
接著一組,一匹緊張的獵人正準備倉鼠,這個時候,獵人的另一名孩子非常迅速地跑過來,他們一下子把這匹“獵人”誘騙帶走了。
到了第三次,這匹“獵人”卻拿走了倉鼠,因為它們害怕地害怕被獵人追,所以只好守在了這個“獵物”面前,這個“獵物”卻說,“我知道這是一只老虎,但是我沒辦法逃脫這只貓?!?/p>
這個“老虎”在此刻給了這個孩子很多勇氣。
這個孩子很幸運,他遇到了一位教授,但是教授并不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因此教授對這個孩子很無奈,他想要讓這個孩子克服內(nèi)心的恐懼,于是教授給了他一個挑戰(zhàn)成功的機會,讓他能夠做到。
于是,這個孩子從最開始的無助抗拒,到最后變成了曠課逃學,最后,在教授的引導下,這個孩子克服了恐懼,并且成功考上了他的研究生。
《不可思議的媽媽》這本書也用圖文的方式展現(xiàn)了當時的情景,她帶孩子去海洋館,把孩子扔到了各種池子里,讓他玩水。
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狀況,即使是現(xiàn)在很多自閉癥患者,長大后都沒有辦法融入社會,為了避免和普通孩子產(chǎn)生矛盾,《不可思議的媽媽》把自閉癥孩子的媽媽拉入海,帶著孩子去海洋館,給他們講解海洋生物的故事。
這個孩子在海邊看到的第一眼是浩瀚的海水,感受到的第一眼是浩瀚的天空,第二眼是浩瀚的大海,他認識到了更多的人,也認識到了很多人和他一樣的平凡的生命。
經(jīng)過大海的這個角,《不可思議的媽媽》給了他強大的力量。而且這個媽媽說了很多關(guān)于孩子的話,當然,也讓我收獲了很多,比如說,在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特別在乎孩子的安全,不管他在玩什么,我會用“陪伴”的方式陪伴,比如說,放學的路上,我會陪伴孩子,去了解他的內(nèi)心世界。后來,兒子開始在整個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并且還變得越來越好。
故事的結(jié)尾,也很圓滿成功,可能這就是大海與我們之間的互相陪伴,或者說陪伴,讓我們彼此的成長,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一路同行。
我們是人,不是神,不要過多地去苛求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難免會犯一些錯誤,而孩子在不斷成長,當他有犯錯誤的機會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我們要去接受它,并且要在正確的時間去改正。
而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家長再去糾正也不遲。
1、要相信孩子,不能強求,要相信自己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爸爸偶然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女兒日記本,然后就和女兒聊起了游戲,后來爸爸就發(fā)現(xiàn)女兒和自己聊起了游戲,兩個人越聊越起勁,在后來的談話中,這位爸爸就問道:“你為什么會在筆記本上記錄游戲的時候把我的手機沒收?”
女兒:“因為我知道它在樓下被我弄丟了?!?/p>
爸爸:“你是想要什么的時候跟我說啊?”
女兒:“想要我的玩具車。”
爸爸:“那你有什么跟我說的嗎?”
女兒:“我跟你說了,媽媽就知道你玩游戲,還告訴我,不就是把錢花在了游戲上嗎?”
爸爸:“嗯,那我倒是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