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心理素養(yǎng)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劉東民
(一)全年齡段青少年心理健康需求量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17歲以下青少年占全國12%
2.1300萬中國青少年兒童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如抑郁、焦慮、強迫等癥狀困擾。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隨年級升高而升高,這意味著有1/4的青少年在某一個時間段出現了抑郁、焦慮的情緒。
中國13億人口的抑郁檢出率約為24.6%,大約為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有抑郁的傾向。中國兒童青少年的抑郁檢出率隨年級升高而升高,一成多高中生重度抑郁。小學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約為1.9%-3.3%;初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約為三成左右,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的抑郁檢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0.9%-12.5%。
抑郁癥已是一種常見疾病,也是一個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疾病。英國科學家Resulti Stan Lapinassinbachinnwl研究指出,近年來,患有抑郁癥的人群在增加了,近年來患病率在提高。據統計,抑郁癥的發(fā)病率為0.4%~2.5%,而在患病率中,嚴重的抑郁癥患者約有3.5%~4.6%,在其發(fā)病率中,這個比例為5%~12.5%。
其中,在抑郁癥的臨床應用中,有研究發(fā)現,心境障礙的患者中,患有抑郁癥的人可能比正常人更容易產生自殺的想法。
還有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曾有過自殺的沖動,約有25%~25%的患者有過自殺想法,約有8%~10%的患者曾有過自殺行為。
其中,自殺自殘的念頭是在青少年中常見的。由于兒童和青少年是思維活躍、情感豐富、表達自我的時期,他們對于父母有著強烈的抵觸情緒,但是又是成長中的青少年,因此容易產生自殺觀念。這一類人可能是家長的權威人物,經常對其說教、指責,希望他們知道,并且改變,但是由于青少年患者的認知能力的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對情緒的正確認識,往往更容易發(fā)生自殺。
一些青少年患者將自殺事件與自己的學習成績、長相、勤奮等方面關聯起來,產生了極大的心理負擔,想自殺。
患者父母盲目地將其描述為“矯情”“貪玩”“不思進取”,認為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鬧情緒。其實,青少年抑郁癥是一種心理障礙,需要專業(yè)人員的觀察、診斷和治療。
青少年抑郁癥的治療主要有哪些?
當青少年出現“自殘行為”,家長需要高度重視,及時干預、引導。但對于抑郁癥而言,“自殘”更像是一種隱形的抑郁情緒,不一定是心理疾病,青春期是抑郁癥的高發(fā)期,因此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旦發(fā)現孩子有自殘行為,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早就醫(yī)。
青少年抑郁癥早期篩查
如果發(fā)現孩子有以上行為表現,最好盡早進行系統治療。
1、情緒持續(xù)低落、高興不起來、煩悶;
2、思維遲鈍、反應遲鈍;
3、學習成績下降、不想上學,覺得活著沒意思;
4、和父母吵架、發(fā)脾氣,通過自殘自傷的行為緩解情緒;
5、出現自殺自傷的行為。
王老師發(fā)現小夏經常悶悶不樂,問她怎么了也不說,還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出來,她媽媽知道了以后,批評了她幾句,小夏便再也沒有和媽媽說過話,學習成績也是一落千丈。
在王老師的建議下,媽媽帶小夏來到醫(yī)院精神科就診,通過綜合醫(yī)院精神科醫(yī)生檢查發(fā)現,小夏屬于抑郁情緒障礙。經過藥物治療后,小夏發(fā)現她患上了抑郁情緒障礙。
抑郁情緒和抑郁癥不同,抑郁情緒是內心感受的外顯,表現為心情不好,會悶悶不樂,不愛說話,自責自罪,嚴重者還有自殘自傷行為。
“抑郁情緒就像是心靈上的脆弱一樣,我們都需要呵護,需要不停的療愈。”王老師建議,家長不要過于緊張,讓小夏能看到“陽光”,積極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這也是抑郁情緒的核心癥狀
武漢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康復科副科長張世銀介紹,應激反應系統是由于一些具體的因素,比如從興奮、焦慮、憤怒、恐懼、強迫等內在反映出來的。
對于這些具體情況,王老師認為,一定要正確認識,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不能過度緊張,以免影響考試的正常發(fā)揮。
張世銀則認為,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出現焦慮等情緒反應都是正常的,家長應該給予重視,但也無需過分緊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坝械膶W生自己覺得難以面對考試,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且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對癥下藥?!?/p>
在他看來,當學生處于焦慮狀態(tài)時,如果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情緒會得到緩解,壓力也會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