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焦慮孩子上輔導課走神,或者擔心孩子作業(yè)寫不完,這些也是很多父母的心病。
做父母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上輔導班,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有的孩子到了一個學期之后,還不愿意去輔導班,或者參加輔導班,而且有的時候還跟父母說自己不想去上輔導班,但是父母就不明白了,為什么要這么焦慮呢?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都是由于父母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不平衡,不知道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家長對于孩子的期望過高,這是父母對孩子學習的一種過度的期待,而且這種過度的期望會對孩子造成壓力。
同時,孩子對于學習還是有一定的焦慮的,因為孩子害怕自己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害怕自己沒有辦法上輔導班,就會出現(xiàn)學習成績不好的情況。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一定要保持理智,要對孩子進行合理的心理輔導,不能急于求成,因為他們不可能一蹴而就。
想要讓孩子愛上學習,那么家長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在哪些地方表現(xiàn)得不好,要有的放矢地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信心。
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太愛學習,平時生活太忙,沒有時間復習。這個時候,家長要找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談談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在愛的氛圍中成長,將來,孩子的成績不會差,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學好,并且是個聰明人,只要你每天堅持鍛煉,成績一定會提高的。
4、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學習不好,家長必須要理性分析分析,是哪里出了問題,要補齊補齊短板。
孩子學習不好,不光是在學校學習,在家里也是一樣。有些家長比較客觀看待學習成績,覺得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的事情就不用操心,孩子成績就好,將來就好。如果家里也不關心學習的事情,那么學習成績可能就會下降。其實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習,孩子需要家長多一點鼓勵,鼓勵的話,激發(fā)孩子的熱情,慢慢的提高學習成績。
5、有的時候,家長的過度指責,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不聽話,做家長的就會著急上火,忍不住就會去指責打罵孩子,甚至給孩子報很多補習班。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不想學,而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好。孩子迷茫,家長就會嘮叨。孩子很多時候沒有興趣,不知道為什么要學,家長就會因為嘮叨而責備孩子。孩子內心的想法是:我爸媽不用我管著學習,我為什么要聽你們的話。
6、有的家長過于看重成績。只要孩子考得好,什么都愿意讓孩子跟學,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就會訓斥孩子,甚至懲罰孩子。孩子有時候不愿意接受家長的批評,覺得家長嘮叨,太煩,不想聽。有時候家長把孩子當成小大人,意思意思意思就是說,家長說的話就像對牛彈琴。這時候家長最討厭孩子的反抗,如果不加約束孩子,孩子可能會叛逆。
7、做事磨蹭。平時寫作業(yè)時沒有時間觀念,經常寫到晚上11點,經常會把作業(yè)當成一場戰(zhàn)爭,不寫完就不睡覺。如果寫一個小時,可以磨蹭上三個小時。我覺得問題非常嚴重,就決定馬上停止這個事情。但是那天的作業(yè),必須要寫完,不然明天上課要遲到。
在這種情況下,催促孩子,不但不能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且還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時間長了就會出現(xiàn)拖延癥狀。
【10】孩子要與家長不打招呼。父母以為這是小事情,因為你真正了解孩子嗎?不和孩子打招呼的時候,你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嗎?你會去批評孩子嗎?
很多家長會選擇用吼叫的方式去對待孩子。孩子做錯事了,就會批評教育,而有些家長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是并不給孩子任何的解釋機會,孩子心里想的是:“我做什么都不對,反正爸爸媽媽會不會聽我的話”。
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需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能夠用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就比如說,孩子寫作業(yè)不認真,父母可以用“打手心”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是不要打孩子的屁股。打屁股就像是“揚湯止沸”,這就相當于給孩子打了一個“笨蛋”,這個“鍋”永遠也不能落下來。如果“打”完了,屁股卻還不能打,那么屁股就不能當“娃娃”了。如果打了,孩子的屁股卻仍然也“不聽話”,那么這種“打”就是“教”,這個“教”就是無效,即是一種“暴力”。
這種教就是皮肉之下,給孩子打出來的,就會傷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同時也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傷害。
而且,打孩子的屁股也不會造成什么后果,但是,當孩子打了、說了“蠢”、“沒長腦子”、“聰明”、“憨”,這些“教”都不會產生什么正面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