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就安全嗎?
2019年9月,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郁癥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nèi)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抑郁癥有特效藥嗎?我孩子也沒吃呀,要是不行,等休學了,又退回學校。”今年9月,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fā)布《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敝袊议L最大的失敗,就是打罵孩子。
2009年,一位心理醫(yī)生在《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指數(shù)調(diào)查》報告中指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90%的父母對孩子的管理方式是用打罵的方式?!?/p>
孩子被打罵后,出現(xiàn)心理問題,該怎么辦?孩子內(nèi)心的痛苦,家長到底能怎么消化?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曾說過一句話:“人的成長過程,要順著自己的內(nèi)心,走,不跟別人說?!?/p>
知乎上有個網(wǎng)友的回答,讓人印象深刻:
從小到大,她一直是被父母打罵長大的。
她一直活在夢里,耳邊回蕩著父母的話:
“小時候,我把你打碎了,我拿著你的手去踹,你知道嗎?你媽媽還在一邊抱著你呢?!?/p>
“媽媽,我是造了什么孽才會這么對你的?”
她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讓她長時間陷入了自責之中。
有心理學家曾說:
父母的情緒暴力,對一個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這個世界上父母沒有一個值得我去留戀的。
在父母一次次傷害的打擊中,她就像被拋棄的那只貓,直到永遠都離開。
童年是孩子一生的噩夢,他們成年后無法面對自己的原生家庭,所以不知道如何去愛他人,也不敢去愛自己的家庭,所以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充滿沖突,敏感脆弱。
02
每個人都有自卑的本能
自卑感是人的本性,是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的一種反應,心理學上認為,我們從出生即開始追求的就是自卑感,自卑感并不是因為孩子出生在這個家庭,或者父母很優(yōu)秀,但是這種自卑感就會造成孩子對父母的不滿,讓孩子產(chǎn)生對自我的懷疑和恐懼。
試想一個自卑感極度敏感的孩子,他就會認為自己不配得了父母的愛,會對父母產(chǎn)生愧疚感,進而把自己的內(nèi)心封閉起來,不愿意跟父母交流。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出現(xiàn)自私自利的行為,也會有自卑心理,對自己的生活沒有信心,覺得自己不配得了父母的愛,更加不愿意面對自己的失敗。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1.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要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有自信的面對自己的學習,不要總是怕自己成績不好,就會讓孩子自暴自棄。家長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孩子。
2.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孩子多些耐心,不要過于急躁。
孩子的學習成長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鼓勵和幫助,家長要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好自己的期望值,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最適合的教育方式。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績才能越來越好。
3.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有些父母期望太高,眼里只有孩子的學習成績,根本不關心孩子的內(nèi)心感受,在父母過高的期望下,孩子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時,孩子就會產(chǎn)生巨大的挫折感,久而久之,孩子會產(chǎn)生強烈的厭學情緒。孩子缺乏自信,對學習產(chǎn)生厭煩情緒。有些家長強迫孩子學習,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甚至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得不償失。
4.帶孩子體驗生活,幫助孩子減壓。
我們平時不關心孩子的學習,只是關心孩子的考試結果,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壓力過大,精神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