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孩子不聽話還可以打嗎?
許多家長表示,道理講不通,打一頓就好了,不打就把孩子揍一頓。
同時,他們還擔心,自己打孩子會被孩子記恨一輩子,但如果孩子真的犯錯了,自己就不能打嗎?其實,孩子犯錯,是成長的必然。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假如孩子犯錯,我們身為父母,只是簡單地處理一下,根本沒有起到教育的作用,而且,有時候甚至還會起反作用。
就好比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搖搖晃晃地邁出一條又一條的小路,你不知道這會讓他們變得如何,但你必須遵守它,你可以這樣做:
1. 從孩子的角度
他們正在長大,他們可能會越來越聰明,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會越來越出色。
2. 從孩子的角度
這里,我要說一說,現(xiàn)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在遵循一個“一致”的原則,那就是“一致”的原則。
比如說,孩子的玩具在玩完之后,媽媽讓孩子把所有的玩具都收拾干凈了。這時候,媽媽說:“孩子,這些玩具都回家了,明天還有別的樣式,我們回家吧!”
結果孩子卻對玩具還有另外的事情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想法,這也是因為父母不懂得“一致”原則。
父母覺得孩子應該把玩具收拾干凈,但是孩子覺得這些都是玩具,就不收拾了。父母覺得讓孩子收拾好了,而是說:“我們明天再做一遍,不收拾玩具就沒有玩具了。”
其實不收拾玩具對孩子并沒有好處。父母要知道,孩子總是出現(xiàn)錯誤的行為是因為他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jīng)]有得到滿足,所以才不想收拾玩具。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讓孩子收拾玩具呢?
1.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約束
當孩子出現(xiàn)了錯誤的時候,不要急著指責批評和教育,而是要先從自身找原因,讓孩子意識到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只有了解了原因后,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去改正。
2.尊重孩子,學會放手
父母要給予孩子一些尊重,就算是孩子做錯事了,父母也要給他們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然后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去改正錯誤。這一點也非常重要,讓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而不是一味的用命令的方式。
3.讓孩子養(yǎng)成自主意識
父母要告訴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后,不僅能夠獨立的面對自己的事情,還能夠對自己的事情做出理性的分析,學會如何去規(guī)劃,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好,這樣的話,也會激勵到孩子。
4. 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父母要給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想要讓孩子遠離手機,就要讓孩子學會合理的利用手機,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要做出相應的努力,讓孩子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
想要孩子改掉玩手機的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自己要減少玩手機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使用手機的計劃,這樣就能夠讓孩子有一個正確的思想,不會出現(xiàn)沉迷于手機的情況。
那么,父母要如何才能讓孩子改掉玩手機的習慣呢?可以嘗試一下這幾種方法,或許能夠解決孩子玩手機的問題。
方法一: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手機
在信息化時代,讓孩子完全脫離手機是不現(xiàn)實的,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有正確的認識手機,但是卻忽略了手機也可以幫助我們學習,開發(fā)智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當然還有很多方式方法,有些看似非常有用,但是卻不知不覺間變成了對孩子的“冷暴力”。
很多家長覺得手機是洪水猛獸,是游戲害了孩子,其實本質上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造成的問題,希望家長能夠通過自己的改變來引導孩子變成一個更加理性的人。
方法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如果大人回家后機不離手,卻聲嘶力竭地要求孩子遠離手機,可能嗎?
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一味地玩游戲、看電視,卻要求孩子遠離手機,可能嗎?
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孩子很難不沉迷于手機和電視,如果回到家,就會抱著手機玩起來,或追劇、看電影,無論是干什么,都能一直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