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不愛聽課怎么辦?好的方法不是簡單的講題,而是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焦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需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
孩子學習不主動、不愿意學習,家長要重視起來。
很多時候,孩子們并不是不想學習,相反他們還特別想要獲取外界的認可,于是自然而然地就會開始排斥學習。這種情況下,父母的說法和做法,往往會讓孩子們感覺不好聽。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今天我就給大家?guī)硪粋€關于自主學習的方法,我們只需記住兩點就行:第一,不要用你的思維去代替孩子的思維,而是要用你的感受去代替孩子的感受。
第二,不要用你的思維去代替孩子的想法,因為你一旦有了這樣的思維,那么你就會經常覺得孩子和自己有代溝,不聽話,不聽話,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覺得孩子不聽話。所以,要想孩子聽話,你就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思維。
第三,跟孩子一起看到孩子的能力,看到孩子的感受。
比如,有的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可能會哭,也可能會焦慮,那你就要在旁邊看著他,跟他一起看,當孩子看到你這樣做,他心里也會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行,他就會更愿意去做這件事。
第四,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尊重孩子。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識,你再強勢一點,他就會反抗,所以你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耐心的聽孩子說完,你也可以說,我覺得這樣說對你現在的情緒也是有幫助的,因為你還在糾結,要不要繼續(xù)往下讀?你可以繼續(xù)往下讀,當然也可以,你只需要陪在他身邊,讓他知道,爸爸一直在他旁邊關注,當他感覺到爸爸始終在身邊支持他,那么這時候他就會慢慢的同意學習的。
最后,我們要學會用肯定式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青春期是一個人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渴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尊重、理解。也希望自己能夠在與人交往中受到別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那么這個時候,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就要選擇一些孩子喜歡接受并且能夠接受的方式,去交流。而不是非暴力式的批評、指責,這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3.切忌不可說教,也不要急于求成。
家長不要一看到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去做,就上去直接給孩子下定論。
“你這樣想是不對的”“這樣不行”“這樣不對”等等,這種急于求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不僅不能幫助孩子調整情緒,還會給孩子傳遞一個消極的信號:你很難堪比我更好。
甚至還會產生另外一種負面的影響:因為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好采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如果父母想讓孩子養(yǎng)成愛思考的好習慣,那么在孩子空閑時間時,就和孩子一起玩游戲、講故事、和孩子一起做手工,一起出去散步、踢球、打籃球……
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孩子在做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他的觀察能力,還鍛煉了他的思維能力,一舉兩得。
2、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
如果孩子的興趣愛好與興趣愛好是有關系的,那他自然不會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手機上,而是會將注意力放在手機的世界,去尋找更加有趣的事情。
因此,我們要給孩子制定一些“獎勵”,讓孩子得到滿足,而不是更加的沉迷于手機。
如果孩子平時的時間被父母安排的很滿,他自然就會對手機的欲望產生,并且會從中獲得成就感。
而這種成就感的獲得來自于生活中父母的認可,“爸爸,媽媽,我想看你的手機”“媽媽,我想讓你帶我去公園玩,好不好”。
3、讓孩子意識到玩手機的危害
很多家長總是反駁孩子,“你可真不聽話,不好好學習,你就找手機”。
因為孩子天生就知道玩手機不好,而很多家長卻是一有空就會給孩子玩手機,打發(fā)孩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