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不聽話怎么教育?為什么家長不能用心地聆聽孩子的話,而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主張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的反對意見?
不聽話怎么教育?就要和孩子好好說話,好好溝通。
01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xué)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xué)提學(xué)習(xí)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不聽話該怎么教育?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p>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p>
這是很多家長常掛在嘴邊的話。
但你知道嗎?
打孩子是下下策,上策不對,只會讓孩子更加“討厭”,更加叛逆。
1.以死相逼
有的孩子,總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這時候,他們只能用“死”來反抗。
就像上面這個孩子,他自己也很困惑,爸媽們怎么做的?
1不要打,要冷靜。
“不要罵,”不要打,要溫和。
“不要打,讓他哭?!?/p>
孩子情緒崩潰,父母就會覺得不行。
“要么揍一頓,讓他知道錯在哪兒,不然就不聽話了。”
“要么揍一頓,直到他冷靜下來。”
“至于打罵的問題,那就不用了?!?/p>
但這并不是要完全揍一頓,而是要引導(dǎo)孩子,想辦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他們之所以會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想讓爸爸媽媽媽能夠“公平”處理。
當(dāng)他們?yōu)樽约旱腻e誤行為感到不安時,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愿意與父母溝通,長此以往,父母和孩子的隔閡就會越來越深,也就越來越難溝通了。
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犯了錯,我懲罰了他,就該打他一頓。
其實不然,心理學(xué)上有個“超限效應(yīng)”。
指的是:
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
也就是說,父母越是反復(fù)地嘮叨,孩子越是會產(chǎn)生厭煩心理。
家長的反復(fù)無常,會讓孩子心理的天平不知不覺地就被父母所淘汰。
因此,面對孩子犯錯,要把孩子犯錯的那一面正確地稱為“錯誤”,并且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錯誤后,要具體指出錯誤的原因,讓孩子明白哪里錯了,應(yīng)該如何改正。
3. 有利于親子關(guān)系的培養(yǎng)
當(dāng)孩子犯了錯,父母不要老是揪著孩子的錯誤不放,也要在事后去調(diào)查清楚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了解清楚孩子犯錯誤的原因。
當(dāng)孩子的某個錯誤行為受到家長的責(zé)罵,他心里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對于犯錯誤就會有排斥心理。
更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培養(yǎng),只會讓孩子在無形之中形成不良的性格和行為習(xí)慣,要想改掉孩子的錯誤,家長需要更加耐心地和孩子一起探討,及時糾正。
三、學(xué)會示弱,讓孩子主動溝通
《小歡喜》中宋倩對喬英子的教育方式就是典型的控制型媽媽。
在英子的生活中,媽媽總是像一個控制者一樣,她每天循規(guī)蹈矩,按部就班地盯著英子的學(xué)習(xí),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來。
考上大學(xué)后,她就把英子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的,要英子按照自己的計劃來,不允許有任何的娛樂。
以至于英子幾乎是按照她的想法來生活,她的一切都被安排好,完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但是在她有了孩子之后,英子的一切都被安排好,英子想要去南大,爸爸卻認為,去清華也得去,不能決定自己的未來。
最終英子反抗得更加激烈,跳海自殺了。
父母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需求,只有父母真正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
我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一個父親反對孩子喜歡的女生,逼迫孩子寫情書,導(dǎo)致孩子崩潰。
原來乖巧的孩子,做出和家長想象中截然不同的行為。
有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歷:
有一天,父親發(fā)現(xiàn)自己因為女兒寫情書給自己太多壓力,于是怒懟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