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焦慮是孩子的天花板
說到焦慮,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當下很愛孩子,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其實我們對于孩子的焦慮源于我們本身對于孩子的焦慮。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很多時候,父母的情緒是影響孩子學習的最大因素,而我們的焦慮往往會導致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焦慮。
一位朋友小敏的兒子小濤學習成績不錯,小濤在去年一年級時就開始在學校補課,從一年級開始,小濤和丈夫忙著上班,每天晚上下班后的收入就少了好幾千,基本上都靠妻子一人打拼。
小濤給孩子報了很多培訓班,孩子的周末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的,輔導班可以安排得明明白白白,可是小濤還要工作,平時丈夫下班后也只能讓自己一個人在家里休息。
不僅是小濤媽媽,現(xiàn)在很多單位的同事,下班后都是到點下班,回到家就忙著刷手機,有時候晚上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還在寫作業(yè),小濤媽媽就開始焦慮起來,因為孩子的作業(yè)能否真正做完,這都是和老師的責任心分不開的。
所以,小濤媽媽每天都會陪著孩子寫作業(yè),幫助孩子輔導孩子復習功課,但是這種行為在小濤媽媽看來,卻是在“偷懶”,不僅幫孩子完成了作業(yè),而且還幫孩子增加了補習班的負擔。
總之,小濤媽媽對孩子寫作業(yè)的這些問題非常焦慮,每天都要盯著孩子寫作業(yè),但是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她根本就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她已經把孩子的成績看得比孩子本身還重,只要孩子做出了一點成績,她就會感覺到非常的焦慮,因為她覺得不寫作業(yè)就會被學校和老師批評,被老師批評。
而且,小濤媽媽每次看到孩子的成績還要開始恨鐵不成鋼,覺得自己不寫作業(yè),孩子肯定得趕緊寫作業(yè),甚至是批評他,不然又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所以,小濤媽媽都是軟硬兼施,但是效果并不明顯,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激勵孩子。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其實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鼓勵,當他們每次鼓勵的時候,就會變得更加的自信,并且也就更加的積極。
而那些考試失敗的孩子,他們之所以會變得很自卑,不自信,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所學的東西很少,甚至連做的題目也是不會。
家長需要做的,不是指責,而是幫助孩子一起找到問題所在,讓孩子積極主動的去改正錯誤,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正向的引導。
2、注重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現(xiàn)在成績的好壞,其實并不是說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學習不好,很多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都是從小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專注學習的好習慣,那成績自然不會差。
而優(yōu)秀的孩子,并不是一朝一夕想學的樣子,就能夠做到自如學習,同時從習慣上來看,也非常的輕松。
其實說白了,還是需要家長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讓孩子養(yǎng)成這幾個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自然會更好。
3、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孩子厭學,并不是突然之間就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而是有一個過程,家長們在發(fā)現(xiàn)孩子厭學的時候,一定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才能夠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好孩子——如何成為好孩子》
這本書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4、要給孩子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
多給孩子一個適合的環(huán)境,如:家有壁爐、 書房、 院士、 商場、 超市、車站、出租車、商場、學校等,給孩子提供一個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
這里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不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中進行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