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是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
1、 父母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價值觀、世界觀灌輸給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小的時候,通常都是乖乖的,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自己聽不進去,反而是父母給自己講“大道理”。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不聽話也就不再是問題。
2、 學習能力和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
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是學習的前提,但是基礎(chǔ)知識不牢固,一味的進行刷題刷題,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 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
孩子為什么會有厭學情緒,究其原因是在學習過程中缺少總結(jié)歸納總結(jié)歸納總結(jié)經(jīng)驗的習慣,遇到問題不及時解決,
習慣了依賴“題海戰(zhàn)術(shù)”,不會舉一反三, 知識點在沒有完全掌握之前就過問、套路,
而且問題丟分嚴重, 很多時候錯題會反復錯,導致丟分嚴重。
家長應該怎么幫助孩子克服?
1、 培養(yǎng)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指集中精神的能力,它是人們面對各種誘惑時保持鎮(zhèn)定的一種心理素質(zhì)。所以要培養(yǎng)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主要是讓他們掌握一個知識點后,再集中注意力去聽課。
建議父母要從小鼓勵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可以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讓孩子喜歡上集中注意力,父母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注意力,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值得做的,而不是令人不安的事情。
比如說,給孩子看他喜歡的動畫片,讓孩子集中注意力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和孩子溝通,詢問孩子為什么喜歡看動畫片,是動畫人物還是動物?你的這個意識是什么?讓孩子了解,自己的這個意識不能作為主導因素,只是要完成這個任務。給孩子講故事時,和孩子一起做游戲,鼓勵孩子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中,而不是家長的提問,這就是對孩子注意力的保護。
有時候,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看電視時,會情不自禁地問,你“在干嘛?”“這個電視里有個好看的人嗎?”“你喜歡看哪個明星,他長什么樣子呢?”
對于孩子來說,首先是了解爸爸媽媽媽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后才是跟孩子討論這些,引導孩子關(guān)注這些明星的優(yōu)點,給孩子更多的關(guān)注。然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確認偶像的缺點,比如崇拜偶像、迷戀明星、意志力薄弱、經(jīng)濟條件不好等等。
如果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那些正面的引導,如陪伴、認可、認可等等,都是很好的。
2、以身作則,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
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兒童所具有天生具有天生具有強烈的模仿的特性?!?/p>
觀察孩子的興趣,并不是去夸獎那些畫畫好的孩子,因為家長不可能一輩子都是一堆本領(lǐng),你不可能樣樣都是優(yōu)點。
與其花心思去跟孩子談理想、談未來,不如把心思放在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的習慣上。
美國教育家洛克菲勒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至少四分之三的才能成為人群中的領(lǐng)導者,但是他們不具備這些能力。”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總是潛移默化的,我們常常說,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也許是我們自己做了不好的榜樣,但是我們往往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做好自己的事情,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引導孩子做到認真、積極、努力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
04
孩子,讓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優(yōu)秀的人永遠都是少數(shù),大部分的平凡人就是那少數(shù),是大多數(shù)人,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