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干預方法ppt
什么是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是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心理治療是在心理心理上持續(xù)進行,每個人都要接受訓練,但在開展的過程中還需要一定量的專業(yè)的心理設(shè)備,進行心理的檢查,才能進行心理的干預。
心理咨詢師王振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精神科主任醫(yī)師、中級心理治療師)認為,青少年對于心理問題的認知往往存在偏差。心理問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與環(huán)境及心理因素有很大關(guān)系。
王振寧說:“真正的心理問題是,孩子自我意識、獨立意識較強,加上特殊時期,他們希望自己的事情能由自己決定,更希望能由自己控制?!?/p>
“一個有獨立意識的青少年,比初中時期叛逆更需要家長、老師、學校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王振寧說,這一類學生往往是在學習上遇到挫折后,對學習失去興趣,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選擇用退學的方式來逃避學習。
“學習上癮”是孩子對待學習的一種常見心理狀態(tài),從心理學角度講,孩子如果在學習中找不到成就感,就會用厭學的方式來回避一切。
03
在青春期孩子的厭學問題中,厭學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
孩子為什么會厭學?其實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家庭因素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個方面。
試想,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關(guān)系不和,經(jīng)常吵架甚至打架,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敏感、脆弱、悲觀,甚至抑郁。
孩子很容易從父母的相處中感受不到溫暖,甚至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看不到陽光和希望。
如果一個家庭中,父母關(guān)系和諧、情緒穩(wěn)定,孩子就會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如果父母經(jīng)常吵架、打架,孩子的心理就會產(chǎn)生恐懼和焦慮,容易感到壓抑,容易引發(fā)內(nèi)心的空虛。
有一位老師曾經(jīng)對我說過:
“家庭關(guān)系緊張,孩子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被愛的,感到空虛、孤獨、自卑,覺得沒有人能幫助自己,只能靠他人。”
也有很多的父母,就是我們自己。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的情緒是否穩(wěn)定,影響了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對他的一生都有深遠的影響。
02
暴躁的父母,有一個脾氣暴躁的孩子,往往傷害最深
我身邊有一位爸爸對孩子很嚴厲,脾氣很暴躁。
每次孩子不聽話時,爸爸都會大喊大叫,做錯事也會打罵。
可是每次孩子考砸了,爸爸都會說:“我和你媽媽為了你付出了多少,你只要考試成績好就行。”
可是孩子剛考完自己成績出來,就被爸爸發(fā)現(xiàn)了。
一回家就把門一關(guān),不和爸爸說話,爸爸工作一天也不怎么回家。
孩子成績下滑,爸爸本來心情就不好,看到孩子這樣,就更加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而孩子成績下滑,爸爸卻耐心地和孩子溝通,說:“沒事,下次再努力就行了。”
可是孩子卻感覺爸爸對自己已經(jīng)漠視無助,從爸爸的話里,他聽見了什么?什么?沒有生活,沒有壓力,只有父母說的,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而實際上,這個期望過高,無疑給孩子增加了心理壓力。
這也是現(xiàn)在很多孩子的現(xiàn)狀,孩子對學習已經(jīng)沒有什么興趣了,也很焦慮,很委屈。
在爸爸的心中,學習就像個笑話,再加上考不上大學,以后找不到工作,這輩子就完了。
他也想過上大學,但是孩子說,自己實在不想考大學,想復讀。
爸爸聽到孩子這樣的想法,內(nèi)心壓力非常大。
在爸爸的潛意識里,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很高,非常想讓孩子上名牌大學。
于是,爸爸就對孩子說,那你就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份好收入和好工作,就不用學習。
雖然爸爸還是希望孩子能夠上更好的大學,但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
他不顧一切地將孩子送進工廠,接受更好的教育,卻并沒有真正關(guān)心孩子真正想要什么,讓孩子怎么去上大學。
也許,父母并不是如孩子所愿,愿意幫助孩子完成學業(yè),而是將希望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
從當初“少管”的管控,到后來“失控”的控制,甚至,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都無從下手。
為什么我們的父母,需要對孩子有更多的認知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人都是從懶惰過來的,盡管我們也知道懶惰是一種病。但我們的認知卻是如此:認為“懶惰是不好的,不懶惰就是不好的,是拖累他人”。
“孩子不學習,天天在家玩游戲,不出去,就知道窩在屋里玩手機,看電視”,父母的話引起,孩子自然對學習提不起興趣,成績自然也越來越差。
父母對孩子的態(tài)度是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還是決定了孩子以后的人生走向?
我想,孩子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和對待游戲的態(tài)度,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