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做家務不聽話,不自覺做事不積極,等等,這些問題,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其實,很多事情在小時候并沒有那么可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逐漸明白其中的道理。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阿姨的故事,給大家一起學習。這位阿姨家有一個7歲的男孩,平時在看電視的時候經(jīng)常想著能不能去做家務。有一天,這位阿姨要求男孩自己去把地拖好,可男孩并不情愿,總是想著去拖地。阿姨于是對男孩說:“把地拖好,不然媽媽要上班沒時間去照顧你?!?/p>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男孩聽完阿姨的話之后,倔強的說:“阿姨,我今天不去,就不去了?!?/p>
小朋友去拖地時,爸爸在一旁看著孩子,夸獎孩子:“干得真棒,你真乖,這么認真,媽媽真的很開心?!?/p>
但在孩子看來,“不聽話”就是一種肯定和贊美,而且這些肯定和贊美還會帶給自己帶來積極和愉悅的情緒體驗,于是,他更加不愿意去拖地了。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一個孩子學習拖延的問題。
李玫瑾教授是這樣做的。
李玫瑾說: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那么,在孩子學習拖延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1、要把孩子當成“客戶”
如果孩子拖延,說明他/她在用這樣的方式,和父母溝通無效。
你應該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說明你對他/她的期望是什么。這并不是告訴孩子:你不要做事了,把學習或工作的任務當作任務,一拖再拖,等著父母催你完成。
這樣的教育方式,顯然是失敗的。你一定會很失望,很傷心,甚至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裝病。
你要知道,你的“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學習。
他自己是意識不到的。
你提醒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但你自己是一直在學習,并且為實現(xiàn)這個目標努力。
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會有這個行為。
他努力學習了,就是不知道為什么。
孩子努力學習了,就要肯定孩子的努力的行為,表揚孩子努力學習的過程,而不是贊揚他的聰明。
如果他的努力已經(jīng)被看成了不恰當?shù)那趭^,我們可以和孩子說:
“你剛才在思考,所以最后才出現(xiàn)了這么一個問題。我來說,這個問題很簡單,我覺得你自己能想出這樣一個方法,我們就想想看,如果你想出這樣的努力,就一定能做到?!?/p>
比如,如果孩子有做錯題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就告訴孩子,“媽媽看到你剛才把作業(yè)做完了,而且認真對待了一道題,所以真的很棒,媽媽也看到了你這么努力的在寫作業(yè),媽媽很開心?!?/p>
這樣的表揚,不需要太多內(nèi)容,只需要一些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寫作業(yè)這件事,她做對了一件事,比如,一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把書包里的書全部拿出來放在了書包里,她本身看書就非常認真。
另外,她還很享受這個過程,并且享受每一次的用心,因為這是她自己的責任。
如果你的孩子問你,“媽媽,我寫完作業(yè)了,你可不可以陪我出去玩?”你的回答,可能是,“可以,沒什么,你自己決定吧!”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已經(jīng)開始產(chǎn)生對這個世界的自我思考了。他需要有機會讓自己更加獨立。
孩子小的時候,你可以問他:“你自己決定了要不要做作業(yè)?”
他聽到這個問題的回答很興奮,“要!”
可是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又會發(fā)現(xiàn)自己做事情是需要被尊重的,這種情況下,他就會產(chǎn)生自我否定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