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杞國弱小,它的事跡不值得記載。
【小識】
歷史是強(qiáng)者的歷史,寬廣如太史公者,只給小小的杞國留下不足10字的記述。
杞國雖小,但也有光榮的血統(tǒng)。據(jù)載,周武王克商后,找著禹的后代東樓公,封到杞地,讓他祭祀夏祖先、傳承夏血統(tǒng)。但這個小小的杞地也很難自保,姜太公的后代常常欺負(fù)杞國。《左傳》中出現(xiàn)那么一星半點(diǎn)的話:“莒人伐杞,取牟婁?!蹦矈涫?span id="7qchfp8i"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1907505">東夷的地方了,也就是說杞地呆不住,跑到東夷那里去了。后來,連“公”這樣的爵位都保不住?!蹲髠鳌废骞拍甑慕?jīng)文記載:“杞子來盟”,左丘明解釋:“書曰子,賤之是也。”
杞國在史書中若隱若現(xiàn),在子書中卻成了被嘲諷的對象?!读凶印ぬ於恕罚骸拌絿腥藨n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這就是杞人憂天的出處。一個前朝的遺民,從故去歷史中找出來的種族,被強(qiáng)行扶成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的主權(quán)又有可能被隨時取消,國土隨時被迫放棄,這個國家的人民能不充滿憂患嗎?杞人的天不是真正的天,而是他們渴求的安定而有尊嚴(yán)的生活。
欺凌弱小,有可能是優(yōu)勝劣汰的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殘忍的,也是普遍的。如果有弱小者掙扎一下、反抗一下,將會遭到更多的欺凌。沉默的大多數(shù),從來都是沉默而孤立的大多數(shù)。
杞國再小,太史公也記載了一下世襲傳承。還有周武王分封的數(shù)以千計(jì)的諸侯小國,絕大多數(shù),歷史中不見記錄,連名字都不知道,有的也只是提了一下名字。什么英、六、滕、薛、江、黃、胡、沈,都是“小,不足齒列,弗論也”。從千國到七國再到一國,小魚吃蝦米,大魚吃小魚,就這樣吃出了巨無霸。
歷史不是大國創(chuàng)造的,但歷史記錄的鏡頭永遠(yuǎn)對準(zhǔn)大國。(夜伴書魚)
白芍
白芍:干燥根呈圓柱形,粗細(xì)均勻而平直,長10~20cm,直徑1~1.8cm。表面淡紅棕色或粉白色,氣微,味微苦而酸。養(yǎng)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腹脅肋疼痛,瀉痢腹痛,自汗盜汗,陰虛發(fā)熱,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主產(chǎn)于安徽、四川、浙江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