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要給孩子買學習機,讓孩子跟著學習機內的課程上課,希望能提高各科成績。那么,買了學習機就能讓孩子成績好起來嗎?
當然不能。學習機市場很大,主要面對一些小學和初中的孩子。最早的學習機就是游戲機,集成了很多小游戲,而學習資源非常少。那時候互聯(lián)網(wǎng)還沒有得到普及,買了學習機的孩子獲取課程的方式只能是使用內嵌在里面的有限資源,看一遍也就沒什么意思了。到了現(xiàn)在,互聯(lián)網(wǎng)普及,電腦、平板電腦、手機普及,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設備輕松獲取網(wǎng)上的免費課程,按理說,學習機應該退出歷史舞臺了。但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而是學習機繼續(xù)進化,繼續(xù)攻城略地,甚至有蠶食手機市場的動向。
學習機其實就是一個內嵌了學習資源的大平板電腦,使用手機的處理器和電路板,硬件方面和平板電腦無異。但學習機賣的并不是硬件,而是集成在里面的課程資源。除了系統(tǒng)集成的本地資源就是線上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生選在在線學習,聽名師講課,甚至可以提前學習高年級的課程??雌饋砗苊篮?,也絕對可以俘獲一部分急功近利的家長。但教學和學習并非如此簡單,而是非常復雜的過程。要是看著學習機學習能夠提高成績,就不用學校老師辛辛苦苦上課和批改作業(yè)了,也不用家長們把孩子送進輔導班了。
學習機里集成的名師課程基本上沒什么大的用處,所謂的名師講課不會對孩子提高成績有什么幫助的。要想提高成績,除了聽懂老師講的課程之外,就要認真做練習,還要不斷刷題,改錯題,歸類總結。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學生高度自覺,就是老師和家長的監(jiān)督了。要想讓學習機代替老師和家長來監(jiān)督孩子學習,簡直比牛穿過針眼還難。學習機里所謂的名師課程基本上都在講難度低的課本知識,而對于課外有難度的習題基本上不講。目的就是要學生一聽就懂,以為自己學會了,其實遇到考試還是不行??荚囈呀?jīng)不考基本知識了,尤其是中考、高考都在考難度比較大的綜合習題,而這些綜合習題在學習機的名師課程里基本上不會出現(xiàn)。因為一個大題就要講一節(jié)課,是不是特別浪費時間?還要費力不討好,有哪個名師愿意去干這樣的事?即便他們愿意去干,學習機的開發(fā)商也不要他們干,因為那樣會增加課程難度,讓孩子們學不會了,他們豈能會買?
也就是說,學習機里集成的名師課程基本上講的都是基本知識,可以應付一些小學學段的學習,但還不一定能應付考試,不能應付考試就不能提高成績了。雖然有的學習機集成了考試訓練習題,還有自我測評,立刻出分,但基本上都是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因為選擇題可以靠機器評卷,而問答題尤其是發(fā)揮性比較大的問答題就不能讓機器改了,機器不可能做出批改。老師教是一回事,學生學又是一回事。
在學校,老師認真教,學生還有不好好學的呢,要是在家,學生自己拿著學習機學習,精力就集中了?有句話說得好“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學習機里的教學資源再好,老師講課再好也不可能對一個不專心聽課的孩子形成較大的影響。如果監(jiān)管不到位,那么孩子可能早就想拿著學習機玩游戲了,而不是專注于學習機里的教學資源。早期的學習機就只是這樣推廣的,打著學習的旗號,玩著推廣游戲機的套路。
家長們要把孩子送進輔導班,有的還要求老師單獨輔導,但就是不給孩子買學習機。有的家長已經(jīng)給孩子買了學習機,但還是把孩子送進輔導班學習。難道用學習機學習不好嗎?當然不好,要是好就不把孩子送進輔導班了。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要學生積極參與,專心致志,還要聽懂老師的課,自主學習,訓練大量的習題,即便這樣,也不一定能提高分數(shù),還需要學生有積極應考的心態(tài),有不斷改錯的習慣,有分類整理研究的能力。而這些訓練學習機里根本就沒有,或者只是有一些小訓練,簡直就是在鬧著玩,在游戲,而不是真扎實干地在訓練。
一勞永逸地解決學習問題基本上不可能,除非一個學生自己想要改變,發(fā)自內心地要改變自己,并且認真去做,按照學習規(guī)律去做,就會提高成績了。而借助外物的學習基本上不可行,或者說竟至于是一個騙局。
和學習機配置相同的平板電腦頂多賣到1200塊錢左右,而相同配置的學習機竟然賣到了3999元,甚至賣到4999元,已經(jīng)能買一個配置不錯的筆記本電腦了。難道學習機里集成的課程資源真的值那么多錢?要是值那么多錢,為什么家長們還要把孩子送到輔導班呢?買一個學習機不就得了,能像宣傳的那樣保證孩子考上好大學,豈不是一次投資,十幾年受益?
呵呵,從邏輯上來看,買學習機并不能提高孩子成績;從教學規(guī)律和學習規(guī)律來看,買學習機也不能提高孩子成績。那為什么一些家長還要買?或許他們被廣告忽悠了,被所謂的的名師課程吸引了,被教育理念誤導了,也就心甘情愿掏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