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一個家庭角色,他在家庭教育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從社會發(fā)展以及我們從事多年青少年教育及青少年心理輔導(dǎo)來看,許多男性的社會功能行使的很完美,但是在家庭中父親的功能是缺失的,他們往往只盡到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家庭里,忽略了自己作為“父親”的位置和身份。
在中國的傳統(tǒng)觀念里有“男主外,女主內(nèi)”之說,但事實上,在家庭教育里,母親承擔的多是情感的部分,父親承擔的責任和作用則尤為重要。
父親在培養(yǎng)孩子做人方面這可以分兩個時期來看ㄧㄧㄧㄧㄧㄧㄧ
第一個時期,為孩子3至6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這一時期父親起到的作用有幾點。首先,讓孩子形成性別認同。對男孩而言,這一時期喜歡模仿父親的一些言行,從對父親的認同獲得自己性別的認同,也通過父親的言傳身教習得男性化的性格特質(zhì)。這時,父親的教育與鼓勵,會影響孩子長大后的毅力、意志力、抗挫力,人際交往能力、判斷力,以及果斷、勇敢、拼搏等一些特質(zhì)。對女孩而言,父親是生命里第一個親密的男人,她會從父親對母親的愛,來認同和接納自己的女性身份。父親身上的一些特質(zhì)與習慣,以及她與父親的關(guān)系,對其以后與異性的交往,和尋找人生伴侶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這時期的父親是幫助孩子建立規(guī)則感與邊界感的時期。父親,在孩子的意識里代表著社會規(guī)則與潛規(guī)。孩子會從對父親的認同,來認同社會。這時期的孩子對社會充滿好奇,他會試探人生的第一次,小心翼翼的試探底線、試探邊界,這時,父親必須來告訴他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尤其是孩子犯錯后,要立即指出來,以孩子比較好接受的方式適當?shù)慕o予相應(yīng)的懲罰,這會在孩子在成長中豎立起邊界感與規(guī)則感,這有利于他在學校遵守校規(guī),進入社會后遵守法律。
第二個時期,則是孩子6至18歲的青春期。以紐特思特幫助的近千案例里來看,基本可以總結(jié)出一個規(guī)律:父親的缺位,讓孩子不管是行為上還是心理上更叛逆。
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自主期,也是童年向成年的過渡期,其實,此時,孩子適當?shù)呐涯媸钦5模侵档每隙ǖ?。他會通過跟父母不一致的行為和作法來擺脫父母,不再依賴父母,以獲得人格的獨立。因為他們想告別童年,想長大,不希望父母仍然當自己是小孩子來對待。所以,他們的爭取獨立,在父母眼里是叛逆。而事實上,因未成年,心智不成熟,有些叛逆難免把握不了尺度,這就需要父親的陪伴、引導(dǎo)、支持與鼓勵。
父親在青春期的孩子身旁,就猶如定海神針,會讓孩子得到支持與力量。父親在能理解、認同、鼓勵孩子里,能夠讓孩子認同“我已長大,我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青春期的孩子也會試探或違反一些規(guī)則與邊界,父親同樣要正確的引導(dǎo)與教育,給他建立更為具體的更為細化的規(guī)則感與邊界感,讓孩子不至于成為脫韁野馬,不知走向何處,能及時使孩子走上正道,為孩子的成長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