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系統(tǒng)的學這門課程?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目的,不把目的弄清楚,就糊里糊里糊涂的學,你只能夠?qū)W個一零半爪,這種片面的學習是有害的,我不主張這樣學習。學生學不好無非考試不及格,你是家長,如果你沒學透就去用這種片面的方法進行家庭教育,很可能會害孩子。
我們常說,要多表揚孩子,但你又不能動不動就表揚孩子,對吧?我有一位當幼兒園老師的學生,跟我說過一件事情:有位家長要求老師每天都要表揚她們家孩子。(看過一篇文章,說孩子需要家長的鼓勵,就這么不同青紅皂白要求老師照做。你現(xiàn)在要求老師每天表揚孩子,等他長大了,你能要求他的領導和同事每天捧著他、哄著他嗎?)
所以說,有很多你的家庭教育中碰到的問題,不是看一兩篇文章,就能解決的。所有的這些文章,都只是你的參考資料,最終做決定、包括如何定計劃、如何實施都得靠你自己。
所以,我一直說:對于你的孩子來說,你才是最好的教育專家,因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孩子。
我說這句話所持的理念是什么?就是我認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盡量市面上有那么多的名人、名家寫的家庭教育方面的書,但用在你的孩子身上就不一定合適。
剛剛說到表揚孩子的問題,類似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該怎么去做決定?這就是我們學這門課的原因。
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了,都得去好好琢磨,有了課程,就不用我們自己去琢磨,已經(jīng)有人幫我們琢磨好了,我們只要弄懂他們琢磨了些什么就可以了。
所以,我建議大家上這門課的心態(tài)是:把學習一門課當成分享一群人的經(jīng)驗。
這門課學些什么?
我這門課是在跟自學考試,學前教育本科的學生上的,所以,看上去有些內(nèi)容不像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學的,比如研究方法之類。所以呢,我會根據(jù)家長的需要,對講課的內(nèi)容進行篩選,像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是家長們最需要的、最具實用性的內(nèi)容,我會重點講。
我這門課針對的對象是幼兒園老師,作為家長來學習,相當于站在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更全面地看待家庭教育這件事情?,F(xiàn)在與長輩住在一起的家庭也還是有相當數(shù)量的,如果你能從指導家庭教育這個層次上去思考的話,你在家庭教育方面就占有了主動性。
因此,我認為大家非常需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全過程。
家庭教育指導的全過程由四類對象、四個過程、兩種環(huán)境和社會大背景等四個要素構成。大家看這幅圖:
v 參與“家庭教育”的人有哪些?(對象:兒童、家長、指導者、組織管理者,以誰為中心?)
v 他們之間會發(fā)生哪些事情?(指導過程的具體過程:兒童發(fā)展過程,兒童與家長-家庭教育過程,指導者與家長-家庭教育指導過程,組織管理者與指導者-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組織管理過程)
v 人都是生活在環(huán)境中的,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分主觀、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v 以上這一切都受到社會大背景的制約(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功利化教育思想的影響,信息工具的發(fā)展)
通過這幅圖,通過全面的了解家庭教育,我們就能明白:家教教育很復雜,孩子的任何一個行為都受眾多因素的影響,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這幅圖,我們家長在哪個位置?我們位于中間,但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的因素影響到我們,你是很容易被環(huán)境所左右呢,還是特有自己的主心骨呢,一方面與我們自身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們是否有這方面的、較為全面的知識結構有關。
這門課程愿景
想在家庭教育中占主導作用,靠的是自信心,如果你有系統(tǒng)的這方面的知識,你對你的教育理念和正在采用的方法有底氣,你才會是主動的,而且(這個“而且”非常重要),而且你會耐心地聽取不同意見,然后再去做決定,不管你是否采納那個不同意見,這個過程都是有必要的。
我打個比方啊,比方有個人叫馬麗,她是你的朋友,她來找你,跟你說她碰到什么什么事情了,不知道怎么辦啊。看起來是在征詢你的建議,但她只是一味地講,你給她回應了,甚至給她建議了,她完全沒有聽到,因為她的每句話都是講自己的事情,與你的對話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其實她只是想跟你傾訴,她并不想從你這里得到什么建議。
所以,她來找你的目的只是情緒的宣泄而已。但除了這個以外,我們還是需要真正意義上的溝通的。這個溝通往往是在家人之間進行,特別是與長輩之間。
一個人只有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才能耐心的、認真的、不帶陳見的去聽別人的話。因為他堅信,你的話只是我的參考資料,最后還是得由我自己來做決定。聽不進別人話的人,在潛意識里是“怕別人的話動搖了自己的決定,所以拒絕”。
我非常希望,大家聽完這個課以后,能夠做到心態(tài)平和地吸納各種建議,那么,你就會不斷成長,不斷進步,你的孩子也會和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