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姑家的孫子丁丁,今年十一歲,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愛干凈,不講衛(wèi)生,衣服只要沾他的身,不出半天,肯定面目全非,夏天還好,隨換隨洗,冬天可就麻煩了,洗的倒是快,干的就沒那么快了,而且,老是這樣也不好,不僅不利于丁丁的健康,還讓丁丁媽媽很沒面子。所以丁丁媽一有機會就教育批評兒子,但是好像沒什么用,有一次,丁丁媽媽買的糕點,丁丁手也沒洗,就拿了一塊糕準備吃,媽媽氣的說,怎么搞的,和你爸爸一個德行,不愛干凈,都是你爸爸遺傳的。
丁丁的爸爸,就是我表哥,從小生活在貧窮地區(qū),因為學習特別好,考上了上海的大學,又娶了上海的姑娘,也算很優(yōu)秀了,只是老婆老看不起自己家的親戚,讓他很不痛快。
本來丁丁媽說這話是為了糾正兒子的壞習慣,但她說了不該說的話,父母教育孩子時,說話一定要謹慎,有的話對孩子傷害很大,比如說,跟某某一個德行的話。不僅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可能給孩子一種暗示,讓孩子認為自己不可能改正缺點,因為是先天遺傳的,那么怎樣和孩子說話合適呢?
建議媽媽以后堅決不能說類似的話了,而是應該說,丁丁可以是個干凈的孩子,是個衛(wèi)生的孩子,丁丁今天表現(xiàn)的很好,有很大的進步,媽媽相信丁丁一定做得到,說一些鼓勵的話,就算開始孩子還是臟臟的,媽媽還是要夸獎說鼓勵的話,只要媽媽有耐心,要求丁丁一點點的進步,丁丁一定會變成一個干凈衛(wèi)生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