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如何架起家園溝通的橋梁(幼兒園與家庭的溝通合作)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編輯:蕭墨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定期家訪是我的工作之一。在家訪中,我可以深入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
家訪后我發(fā)現(xiàn),當代父母的工作繁重,孩子們多由爺爺奶奶照顧,由于種種原因,孩子并沒有和爺爺奶奶產(chǎn)生良好溝通。而父母下班回到家,也只有一小段時間和孩子交流。而這一小段交流時間,也很難找到合適的話題。這容易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chǎn)生隔閡,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諧。
當我在飯桌上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老公倒是提出了一個我從沒想到的方案——親子桌游。
他認為,桌游既需要思考,也需要玩家不斷交流。而對于桌游玩家來說,面對面的交流感占據(jù)了游戲的很大一部分樂趣。合適的桌游也可以幫助父母多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玩,這是親子交流最好的切入點。
在班級內(nèi)部小范圍推廣后,我聯(lián)系了一些教師朋友,在幾所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桌游試玩活動,并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收集反饋。從反饋的結(jié)果看來,桌游發(fā)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首先,親子桌游促進了主動且平等的親子交流
有了明確的活動主題,父母也更容易和孩子就游戲內(nèi)容開展交流。當孩子對游戲有了興趣,也會主動和父母交流游戲的策略,并試圖拉父母一起玩。游戲開始后,交談的主題也可以偏移到日常工作或?qū)W習的各種情況,加深雙方尤其是孩子對父母的了解。
另一點,同為游戲的參與者,親子之間的交流基礎是平等的,每個孩子都非常渴望這種平等的交流。游戲互有勝負,思考的成果及游戲的樂趣卻可以分享,以游戲的快樂作為交流的基調(diào),也極大地提高了親子交流的質(zhì)量。
其次,桌游可以鍛煉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一定的規(guī)則的下,桌游中做出的選擇會帶來不同的結(jié)果。孩子們可以嘗試得到對自己有利的結(jié)果,這讓他們可以將“因”、“果”以及轉(zhuǎn)換的過程聯(lián)系起來,形成完整的邏輯鏈。桌游中不同的行動組合起來會產(chǎn)生更多的變化,進一步鍛煉了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對孩子們的數(shù)學能力有較大的幫助。
相比于邏輯思維的訓練,我更期待桌游對孩子主動探索意思的培養(yǎng)。孩子在桌游的過程中會不斷嘗試自己沒有試過的玩法,也會主動尋求自己沒有完成過的結(jié)果——這和玩家追求游戲全成就的動機基本一致。部分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引導下嘗試創(chuàng)造新的玩法。主動探索可以促進孩子的求知欲,經(jīng)過恰當?shù)囊龑Э梢孕纬闪己玫膶W習習慣。
桌游一般都帶有游戲背景,往往可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家長可以選擇適當?shù)谋尘斑M行拓展,如果是幻想類的,可以拓展閱讀神話故事。如果和歷史相關,可以輔以適當?shù)臍v史事跡。如果是科學類的,也可以開展一次科普教學。當然,激發(fā)興趣并非桌游的獨有效果,但配合桌游可以做到寓教于樂。
對于這些親子關系、家庭教育方面的改變,經(jīng)過統(tǒng)計,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長也可以從桌游中獲得樂趣”。孩子們的娛樂方式對成人而言會比較無聊,很多家長因此在無意中減少了和孩子的游戲互動。共同的樂趣是主動交流的基礎,桌游在這一點上有很好的效果。另一個主要原因在于桌游比較容易開展,不需要特殊的準備,也不需要出門。玩桌游只需要一張桌子和一起玩的一家子,利用碎片時間就可以輕松娛樂。
桌游對孩子有著積極的影響,那么怎么給孩子選擇合適的桌游呢?
首先是游戲的背景和美術(shù)。美術(shù)是游戲給人的第一印象,好的美術(shù)和做工容易激起孩子的興趣。相當多的美式桌游都有非常龐大的背景和世界觀,這不利于孩子理解游戲,同時會干擾孩子對游戲內(nèi)容的注意力。選取游戲時,除了背景盡量簡單,還需要注意不要有血腥暴力、肉體對抗、負面情緒等元素存在。
其次是游戲的重度和時長。重度(復雜程度)比較容易理解,過于復雜的游戲?qū)W習成本高,強行去玩容易讓孩子厭倦。在這一點上,不對稱和計分項多的游戲需要避免,最好選擇一些流程簡單、上手容易,但是想贏需要動腦筋的桌游。游戲的時長也需要注意,一局的時間最好在半小時左右,時間過長容易讓孩子失去耐心。不過這一點并非絕對,如果孩子喜歡重度桌游并愿意花時間學習,家長也可以配合。
既然以親子教育為目的,游戲的題材選擇也很重要。比較適合的題材有科普、文學、歷史、數(shù)學、地理風光等等,加以適當?shù)囊龑Ф紩胁诲e的教育效果。
另外,選擇的游戲最好有即時獎勵機制。人們在嗑瓜子時很容易一直繼續(xù)下去直到磕光,即使被打斷也會自覺繼續(xù),這就是著名的“瓜子理論”。這個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除了嗑瓜子簡單易學、容易產(chǎn)生成就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嗑一顆瓜子都會有一顆瓜子仁作為回報,這種即時的回報會鼓勵人們繼續(xù)下去。歸結(jié)到桌游中,如果游戲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能給玩家?guī)砻黠@的收益,孩子在游戲時也會有更好的體驗感和成就感。
最后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在這次推廣活動中比較受歡迎的游戲吧!
最受幼兒園孩子歡迎的游戲是《花磚物語》,超贊的美工和鮮艷的token非常吸引孩子,規(guī)則簡單也容易學習,孩子們只需要將對應顏色的“磚塊”放在版圖上就好。幼兒園孩子的規(guī)劃能力較弱,但在父母的配合和指導下也能玩的不亦樂乎(雖然很可能是瞎玩)。
小學的孩子們最喜歡《物種演化》和《瘋狂甜甜圈》,前者是以生物進化為主體的策略游戲,孩子們需要發(fā)育自己的物種,獲得食物并不斷進化。后者是一個歡樂向的聚會游戲,每個孩子都要努力拿到自己最想吃的甜甜圈。
對于解謎類的《邏輯對決》,因為比較難,大部分孩子不太喜歡?!哆壿媽Q》共有20個不同顏色的數(shù)字方塊,每位玩家暗抽到自己的卡牌后,需要通過各種公開的數(shù)學問題,推算對手面前的數(shù)字和顏色。游戲需要一定的計算推理能力,除了游戲較難,孩子們可能也不想在游戲中看到平時上課的內(nèi)容吧。但這個游戲廣受家長們的歡迎,讓我們有些哭笑不得。
這次的桌游推廣活動相當成功,基本驗證了我對桌游在家庭教育中的猜想。談游戲色變并不可取,桌游經(jīng)過恰當?shù)氖褂茫部梢宰兂杉彝ソ逃牧挤?。希望各位家長在游戲中找到和孩子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