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孩子可以練書法嗎(七歲學書法好嗎)

你能相信這些漂亮的書法作品,出自一個7歲的小女孩之手嗎?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來自安徽宣城的女孩許麗媛,5歲半開始跟著外公學習書法,從楷書開始打基礎,再到行書、行楷和行草,已經熟練掌握四種書體。
而且許麗媛練習了10個月的楷書,就能用一周的時間寫出了1080個字的《弟子規(guī)》,攤出來整整有13米長。
看著視頻中的許麗媛?lián)]毫落紙如云煙,寫出來的書法作品更是字跡矯若驚龍,讓很多網友感嘆活了幾十年,字寫得還不如一個孩子。
其實,許麗媛能夠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書法造詣,除了外公的教導之外,更離不開她自身的努力,外公介紹說:
“365天每天都練習,這是她自己給自己定的練習規(guī)矩,從周一到周五不超過30分鐘,周六到周日不超過兩個小時練一練?!?/strong>
捫心自問一下,有多少孩子能夠如許麗媛這樣,在兩年半的時間里,一天不間斷地堅持做一件事呢?
我們在羨慕許麗媛的書法天賦之余,身為父母更要深思的是,如何才能培養(yǎng)孩子高度的自律性?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strong>
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意識和自律能力,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給予孩子最好的教導。
【1】
那些不自律的孩子,后來都怎么樣了?
暑假已經過去了一半多時間了,朋友圈里又開始悄然興起補作業(yè)的熱潮,不過昨天看到表姐的朋友圈,著實讓我有點擔憂。
表姐的兒子大壯開學就要上初三了,放暑假的時候學校布置了一大摞的作業(yè),再加上初三新書的預習內容,學習任務很不輕松。
7月初表姐就協(xié)助大壯制定了每天的學習計劃表,從7點起床晨讀到上午寫三門作業(yè),再到下午3點開始預習三門新書,計劃得非常詳細。
然而,大壯只堅持了不到一周時間,就開始早上起不了床,中午午睡醒不了覺的“擺爛”生活,整日無精打采只想著玩手機游戲。
因為表姐要上班,只能在監(jiān)控里喊話大壯,但大壯就跟耳聾了一樣不理不睬,氣得表姐心口生疼生疼的。
眼看著假期余額不足了,大壯終于意識到要補作業(yè)了,卻耳朵里塞著耳機聽音樂,左手吃著小零食,右手漫不經心地寫著歪歪斜斜的字。
看到表姐發(fā)出來的小視頻,很明顯大壯是缺乏自律能力的,因為這樣寫作業(yè)的場景,還是表姐拿著戒尺站在一旁的效果。
從小學時的成績名列前茅,到初中時的成績節(jié)節(jié)敗退,沒有自律性的孩子,不僅成績好不到哪里,將來的人生也優(yōu)秀不到哪里。
人的本能是追求快樂和逃避痛苦,對于孩子來說不自律是本能,但父母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 能力,則是送給孩子展翅高飛的翅膀。
畢竟,任由孩子懶散下去很容易,但由此帶來的懶散的未來,卻有可能讓孩子的一生都掙扎在泥淖中,再也翻不了身。
【2】
養(yǎng)出自律的孩子,父母都做了什么?
曾看到一份研究,認為自律有4種成因:天生的習慣、環(huán)境的產物、逼迫的結果和頓悟的重生。
其中,行為遺傳學研究告訴我們,自控力大約40%-56%來自遺傳的影響,就是說孩子是否自律跟遺傳基因和大腦發(fā)育有直接關系。
現(xiàn)代人事管理之父羅伯特?歐文提出“人是環(huán)境的產物”的管理思想,當孩子身邊的父母、老師、同齡人都能自律的時候,大概率上孩子也會自律的。
當然,父母不能過于逼迫孩子,更不要過于指望孩子頓悟,真正養(yǎng)出自律的孩子,父母還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著手:
首先,降低期望值,制定可執(zhí)行的計劃表。
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所以很容易不切實際地指望孩子一整天都坐在書桌前埋頭苦讀,但那是違背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的。
加拿大一個專門研究孩子行為發(fā)育的網站的研究顯示:
2周歲孩子的專注時間在4-10分鐘左右,以后每年大致提高2-5分鐘左右。
孩子在6歲以后,可以保持30分鐘以上的專注時間,但并不代表孩子越長大專注時間肯定越長,畢竟孩子只是人而不是機器。
父母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學業(yè)輕重,合理制定可以執(zhí)行的計劃表,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見,不然計劃表再完美,孩子不干那就是廢紙一張。
在執(zhí)行過程中,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完成情況,適時調整每一項任務的完成時間,確保孩子既能完得成任務,又不至于過于疲累。
其次,多正向反饋,激發(fā)努力向上的斗志。
無論是學校的書本知識的學習,還是學繪畫、跳舞、籃球等興趣愛好,想要讓孩子自覺自愿地堅持下去,父母要多給予孩子正向反饋。
“這次成績很不錯,是你半學期努力學習的結果哦!”
“你每天都練半個小時,所以這回能拿到鋼琴五級的證書?!?/p>
父母要把孩子努力的過程,用具體的語言表述反饋給他,讓他明白原來自律不難,只要堅持去做就能得到相應的回報。
尤其是當孩子成績不佳或者不想堅持某個興趣學習的時候,父母可以找相關領域的成功者的故事,來激勵孩子繼續(xù)努力下去。
正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說:“無論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奮斗,是沒有不成功的。”
第三,不允許拖延,采取適當?shù)膽徒浯胧?/strong>
前幾日,看到一則小視頻,安徽亳州的一個小男孩,正在熱日當空的室外寫作業(yè),滿頭滿臉都是汗水在不斷地往下滴落。
拍視頻的媽媽介紹說,兒子在空調房間里一個小時都寫不完的作業(yè),到了大太陽底下十分鐘就寫完了。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父母不能過于縱容孩子,而是要督促孩子立即行動起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磨洋工”,可以采取寫保證書、減少零花錢、剝奪看動畫片權利等方式,讓孩子明白不自律是要被懲罰的。
很多父母不忍心懲戒孩子,但更應該理智地認識到,適當?shù)膽徒涫窃趲椭⒆羽B(yǎng)成好習慣,嬌慣孩子才是對孩子成長的不負責任。
【3】
M·斯科特·派克還說:“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tài)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strong>
自律與不自律的孩子,相差的是整個人生,這句話一點都不危言聳聽,而是所有父母都應該在養(yǎng)育孩子過程中謹記的法則。
剛看到一位媽媽錄制的短視頻,她家開學要上幼兒園大班的兒子奧斯卡,從暑假開始學著自主管理每天的學習生活。
從聽著英語音頻中醒來,奧斯卡起床疊好被子后,開始認領當天的學習任務,從古詩文早讀到上識字課,再從做數(shù)字分解練習到練字、讀繪本、踢足球。
奧斯卡的這一天過得緊湊而又充實,而且每完成一項任務可以打勾,每天完成6項任務后可以換來媽媽獎勵的一個“大拇指”。
每周積攢五個“大拇指”后,奧斯卡就可以提出一個愿望來實現(xiàn),所以他的學習積極性非常濃厚,能夠自覺自愿的完成每一項的任務。
看完奧斯卡一天的學習生活后,有網友感嘆:“培養(yǎng)得真好!”
的確是這樣,孩子不是天生就自律的,需要父母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幫助孩子養(yǎng)成自律的意識和能力。
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才能逐漸激發(fā)內在的動力,將來才能成長為具有高度自律性的國家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