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男孩子的教育是個“苦難”字,但“吃苦”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教育。少年時,我就沒有上過什么補習班,也沒有請過任何一對一家教,但是,每次在家里的氣氛總是很愉快的,而且我也很少生他的氣,這一切都是從小培養(yǎng)他的性格。
我從小是一個順從的孩子,到現(xiàn)在,最嚴重的也是最叛逆的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和他解釋。
一,他其實叛逆,這其實是他成長中的一種方式。他在幼兒時期,由于心智還不健全,不知道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但是,我父親為了教育他,把他送到外地的朋友家去,要到時候再說。
后來,他父親發(fā)現(xiàn)了,他父親很生氣,回家后摔門而出,從此以后,他就不在家里多說了。到現(xiàn)在,我都不知道他已經(jīng)是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小伙子了。
爸爸這個年紀的人,身體狀況不太好,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弟弟,很辛苦。
但是他兒子卻不怎么會體諒父親的辛苦,對于父親,他就更愿意看書,成績就更差了。
很多孩子,被家長逼得太緊,失去了對生命的體諒。到最后,他們會認為,自己努力學習,拼命工作,是為了父母,對父母來說,這是他們對自己的一種回報,所以他們努力學習也沒有錯。
可是,他沒有能力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他被逼著學習,讓自己為父母而活,他沒有動力去努力,也沒有生存的能力,他該怎么去拼搏,怎么去拼搏?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人生意義充滿希望,讓孩子相信,他能夠去努力奮斗,去面對一切,他需要面對的只是自己的人生。
這是他需要面對的,而不是父母強加給他的,所以父母要想方設(shè)法去讓孩子活出他自己,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