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重要性突出
提起心理健康問題,不少家長對此感到頭痛。除了學業(yè)和升學等壓力外,家庭和學校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據《2020年全國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7.4%。這意味著,每年至少有超過1000萬的孩子受到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
在我國,心理健康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2020年,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呢?
張曉鳴在《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中提到:“當前的孩子所接觸的網絡的年齡段越來越小,主要集中在小學階段,這主要包括6歲到12歲,以及初一至17歲。網絡成癮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根據這些年齡段的孩子情況,心理學家對小學生的網絡成癮比例,將歸屬于網絡成癮的程度劃分為4個等級:第一個等級,其次為尋求網絡成癮,第三個等級,最后就是孩子會在網絡成癮中尋求精神疾病的解決方案?!?/p>
那么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讓孩子在游戲中如愿以償呢?
也許家長會說:“既然游戲都能讓孩子上癮,那我們就不能因為孩子的這個行為,就不給孩子玩游戲?!?/p>
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就能夠得知,孩子其實是有一定自控能力的,就算不能夠做到在某件事情上持之以恒,那么對于學習和其他事情的專注度也是有所下降的。
我們不能保證在孩子玩游戲的過程中,僅僅只是單純的提升了孩子的自控能力,還不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這樣的話,孩子很難有一個穩(wěn)定的學習效果,他甚至會越來越抵觸,從而對學習越發(fā)的失去興趣。
而孩子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父母若是能夠適當的去引導和教導,那么孩子對于游戲的興趣也會更加的高漲。
因為游戲是孩子在進行的一個放松的過程,而非但沒有壓力,還能夠對于孩子的身體產生一定的好處。
父母如何引導孩子對于游戲的興趣
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注意到孩子的興趣,并且適時的引導孩子,那么孩子的興趣也會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那么孩子如果對于游戲產生興趣的話,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有一定的上進心,那么作為父母的我們,也應該在孩子玩游戲的過程中,去引導孩子對于游戲的興趣,那么孩子也會逐漸的變得越來越好。
1、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
很多的家長在看到孩子玩游戲的時候,都會非常的生氣,在這個時候其實孩子是非常的有壓力的,但是家長也不要直接去批評孩子,
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對游戲產生抗拒的情緒。
家長要多鼓勵孩子,在孩子玩游戲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平時在玩什么游戲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去了解一下孩子玩的是什么游戲,然后我們可以跟孩子進行溝通,
在進行的時候孩子也會進行一定的選擇,家長可以適當的去引導,但是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批評,讓孩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在游戲上面,
這樣的話不僅家長會對孩子的視力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態(tài),孩子會覺得自己玩游戲是一個不對的事情,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適當的引導。
其實孩子沉迷于游戲其實就是不愿意學習,只是他們覺得學習沒有意思,自己玩游戲才是一個很快樂的事情,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去做游戲,這樣的話孩子就會慢慢的對學習也產生興趣,而且在學習的時候也會取得一些成績,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的去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學的更好,而不是為了家長考的更好,這樣的話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一些,并且還會增加孩子對學習的動力。
3、 孩子要學會自主學習
如果說孩子把學習當成了家長的事情,那么孩子就是被動的學習,并且不學習的時候也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那么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得到提高,但是家長要知道,一旦孩子學習沒有了主動性,那么孩子是很難成長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孩子的心理,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讓孩子主動學習,
同時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感受到更多的樂趣,當孩子的學習興趣被培養(yǎng)起來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升的。
最后,希望家長們都能夠看到這篇文章,自己的孩子不是不想學習,而是不敢學習,但是學習態(tài)度就是不對,所以家長一定要進行管教,但是管教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而不是用打罵來管教,所以一定要注意管教方式方法,這樣才能更好的管教孩子,而且要先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改掉孩子的壞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