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寶寶叛逆期在2.5~3歲之間,因為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獨立意識開始覺醒。特別是1.5~3歲,是寶寶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會出現(xiàn)叛逆期。
這個時候的寶寶沒有反抗的資格,但是一定會反抗的,只是心里還沒有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
媽媽帶娃,
娃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
媽媽洗完衣服幫孩子穿鞋,娃只要不開口,媽媽就真的幫孩子穿上了;
娃要自己吃飯,要媽媽喂飯,娃不會做;
出門穿鞋,娃穿得不舒服,媽媽就事無巨細幫孩子穿;
……………
這一切都是娃在2歲左右的時候形成的,這個階段的娃很難帶,而且很調(diào)皮,撕扯媽媽的衣服,媽媽都忍不住為此大動肝火,但這個時候的娃是這樣的:
即使哭鬧,媽媽也是耐著性子陪著他們。
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試探父母的底線,要么說什么就去做什么,要么哭鬧,撒潑打滾,甚至對著干。
同樣的,這個階段的娃也會經(jīng)歷“可怕的兩歲”,這個時候,孩子也會被貼上“壞標簽”,對父母愛搭不理,做任何事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
比如媽媽說:“乖巧,不要吃蘋果,不要吃青菜。”孩子會把碗里的飯菜撒一桌子,媽媽說:“乖巧,不要干別的。”或者媽媽說:“不要看電視,不要打游戲。”
等到孩子到了兩歲,父母發(fā)現(xiàn)這一點也不是“可怕”,而是更希望他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畢竟父母再生氣也是為了孩子好,不會在給孩子添堵。
這個階段,父母要學會“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多給孩子正向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孩子明白,即使是淘氣、調(diào)皮搗蛋,也有自己的優(yōu)點。
“危險的事情,在大人眼里就是危險的事情,在孩子眼里就是大事”,爸媽可以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冒著危險的危險,比如明明想要把玩具車從車上搬到地上,但是大人偏偏就在一旁玩手機,讓孩子一個人玩,爸媽還不行,直接和孩子說:“不行,咱們在這里玩玩具車?!被蛘摺皨寢尙F(xiàn)在有點累了,你可以玩一會兒嗎?”等等等孩子玩夠了之后,再引導孩子做出選擇。
“寶貝,媽媽希望你能做完作業(yè),再玩15分鐘,可以嗎?” 或者“寶貝,媽媽希望你能每天在寫完作業(yè)的時間里玩15分鐘游戲,可以嗎?”
“媽媽相信你能做到,但是媽媽會尊重你的意見,如果你還想玩完,可以先玩一會再寫作業(yè),你可以選擇先做別的,你可以選擇先玩會再寫作業(yè),或者明天再玩。”
“如果你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玩完,那媽媽就會抱你一會兒?!?/p>
“你明天可以繼續(xù)玩,不過媽媽就會把手機收回去做別的事情了?!?/p>
“如果你寫完作業(yè)了,可以玩一會游戲再寫?!?/p>
你可以說:
“我相信你可以做到,但是只要你按時寫完作業(yè),我們就可以玩20分鐘。”
但是,你如果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每天都按時完成作業(yè),媽媽會很開心?!?/p>
這種方式會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希望自己認真寫完作業(yè),但是,父母不會因為自己不認真而批評自己,還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這種壓力會讓孩子失去信心,覺得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
這種心理壓力會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
第三,對孩子講大道理
“都是為你好”“你就不能體諒爸爸媽媽的感受?”
和孩子講大道理,是希望孩子能夠更好的學習,更有進步。
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家長在跟孩子講道理時,習慣性的以說教的方式和孩子講道理,結(jié)果是,孩子不僅聽不進去,而且還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親子關(guān)系也會變得越來越差。
那么,當孩子出現(xiàn)叛逆的情況時,家長到底應(yīng)該怎么辦呢?
1、學會理解孩子
孩子在叛逆期出現(xiàn)的種種行為其實是他正在成長的表現(xiàn),也是孩子成長中的表現(xiàn),作為家長應(yīng)該理解孩子,多去理解孩子,不要總是想著去和孩子去較勁,而是要學會去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了解孩子,才能夠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2、穩(wěn)定好孩子的情緒
如果孩子出現(xiàn)叛逆的情況時,父母就要及時的去調(diào)整自己的情緒,保持冷靜,避免和孩子硬碰硬,這樣也會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想法,最終幫助孩子走出叛逆的行為。
3、 巧妙溝通
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也會出現(xiàn)很多行為和話語,他們不愿意和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作為家長要在這個時候?qū)W會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在孩子出現(xiàn)叛逆的時候給予正確的教育,這樣才能夠幫助孩子平穩(wěn)的度過青春期,讓孩子的成績一直處于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