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光有限耽誤孩子患上焦慮癥
最近,市七醫(yī)院舉辦了一個“
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診療進校園活動”。其中,市七醫(yī)院特邀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專家、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專業(yè)專家,在此過程中,讓“小豆包”感受到特別有意義。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在市七醫(yī)院的兒童病房悄然開啟,記者了解到,門診最近來就診的患兒越來越多,而且患兒年齡越來越小。很多家長在后臺問診時,孩子小量了,甚至有家長斥責:“這孩子就是不自信,要好好加油呀!”還有不少家長擔憂,萬一孩子得了焦慮癥該怎么辦?
專家表示,家長首先要放平心態(tài),不要給孩子加壓。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情緒低落,家長不要指責、批評,更不要將其歸結為孩子任性、脆弱、不懂事,不聽話,故意和父母對著干,更不要打罵孩子。相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愛與耐心,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孩子走出陰霾。
文文是個可愛的女孩子,上幼兒園時,她表現(xiàn)得很聽話,每天按時上學,放學回家就幫著做家務,偶爾還幫忙做家務。但因為媽媽比較忙,經(jīng)常需要加班,經(jīng)常加班,所以經(jīng)常拖到深夜才回家。
起初,媽媽以為只是孩子不做作業(yè),才會經(jīng)常加班。但后來,媽媽的這種心情越來越好,她發(fā)現(xiàn),女兒逐漸喜歡和她交流,就算是下班后,孩子也會和她分享學校的事情。
漸漸地,孩子開始喜歡和她交流,向她說出自己的心事,漸漸地,女兒也愿意對她敞開心扉,在她眼里,女兒比以前更加懂事了,也愿意聽她的話了。
但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女兒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和她說話了。
每次一開口,女兒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一個人也不知道找了多久。
這個時候,媽媽很著急,也很自責,覺得沒有好好引導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愿意跟她說話。
其實,她的這種反應就是“潛意識性厭學”。
什么是潛意識性厭學?
潛意識性厭學是指的是由于行為和環(huán)境因素引起的以整體心理和行為反應為特征的心理障礙,以行為的異常和異常的心理狀態(tài)出現(xiàn)為主要特征。
表現(xiàn)為學習動力不足,動機不足,情緒低落,記憶力減退,思維遲鈍,學習效率低下,對自己沒有信心,不想上學,選擇輟學。
有的孩子在厭學的階段,成績大幅下滑,對學習失去興趣,自暴自棄,失去自信心,甚至出現(xiàn)心理疾病,徹底失去學習的動力。
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要求過高,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覺得學習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從而產(chǎn)生了厭學情緒。
四、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家長如何引導
1.幫助孩子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成績上的下降,一般是因為學習內(nèi)容難度加大了,學習方法與技巧跟不上了。很多孩子都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家長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孩子,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而不是把時間花費在學習上,這是在逼著孩子學習。
2.帶孩子去補課,而不是補課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想要孩子學習成績有進步,首先就要找準孩子的厭學情緒,有的放矢。
一般情況下,孩子厭學情緒的出現(xiàn)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孩子的厭學情緒出現(xiàn)了,那么就要及時關注并解決,家長可以和老師配合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鼓勵孩子去做,去努力學習,做到有計劃、有重點。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要帶有強烈的期望
對于孩子的學習,父母首先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在孩子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后,父母就可以引導孩子將學習目標進行分解,從高到低逐步去掉“不確定”,再逐步去攻克學習上的一些障礙。
如果孩子的學習目標是成為一名學霸,那么父母就應該在孩子的學習目標上,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
只有樹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孩子才有動力去實現(xiàn)目標,當孩子實現(xiàn)目標的時候,也就不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了。
我是甜甜兒媽媽,一個3歲寶寶的媽媽,有育兒方面的問題一定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