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做事情磨蹭不聽話,家長批評過孩子也不聽,常常氣得火冒三丈,幾乎每天早上都要跟孩子吼上幾遍。
很多家長都會抱怨,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怎么總是跟自己對著干呢?
其實,并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的溝通方式出了問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什么是“語言暴力”?
在《變形計》中,一位叫大兒子的男孩,非常喜歡玩游戲,而且是出口傷人,還經(jīng)常當著外人的面說自己的爸爸是“窩囊廢”“窩囊廢”。
在節(jié)目組的一次采訪中,他問現(xiàn)場觀眾:
“如果爸爸回來后,臉色變壞,臉色蒼白,那我的心情會好嗎?”
在講述的過程中,節(jié)目組的現(xiàn)場觀眾也紛紛吐槽他爸爸的嚴厲,覺得很搞笑。
節(jié)目組里,有很多觀眾都對爸爸說:
“你這種逼孩子的做法,孩子會因為恐懼,反而對爸爸產(chǎn)生怨恨?!?/p>
節(jié)目組里的爸爸也說:
“我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我會把游戲當作“敵人”,來嚴厲地“對抗”兒子。
結(jié)果,當爸爸在兒子背后,大聲指責他的時候,兒子卻說:
“你每次都這樣,只會罵我!”
其實,這個爸爸內(nèi)心的憤怒,你能理解嗎?
孩子為什么會對爸爸充滿仇恨呢?
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恰恰是各位爸爸的真實寫照。
大部分爸爸,他們之所以會憤怒,是因為在孩子犯錯誤之后,他們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孩子犯錯后,他們希望孩子能通過講道理來記住自己的錯誤,希望孩子能讓他們感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比在任何人身上都重要。
只有一個人知道自己的錯誤,所以才會憤怒,這就是最真實的自然法則。
2、不回避,不對抗,不對抗
如果孩子犯了錯,他們希望父母可以給予關(guān)注。
這時候,你若再加上一句“兒子,今天的表現(xiàn),真的不好,但是爸爸媽媽喜歡你,所以才會看到你一直在進步”。
孩子可能聽完覺得有點意外,因此會感到開心,產(chǎn)生高興的情緒。
家長如果用錯了方式,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讓孩子產(chǎn)生誤解,變得煩躁,不愿意和父母繼續(xù)交流。
這種錯誤的養(yǎng)育方式,就會讓孩子產(chǎn)生“讀書不是為了父母,而是為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會在內(nèi)心深處認為父母愛的是成績,愛的是分數(shù)。
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關(guān)心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對他人的價值感,而“讀書不是為了父母
”的說法,往往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我懷疑,降低對自己的信心,甚至會因此而產(chǎn)生抗拒心理,不愿意學習。
所以,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夸獎孩子,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要把孩子的成績當做衡量孩子的標桿,更不要成為孩子對待問題的對待,而是要讓孩子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這樣的教育才能激發(fā)出孩子的斗志。
3、學校的選擇
“壞孩子都是因為成績不好”、“我家孩子就愛學習”、“孩子這次期末考試沒考好,回家跟我一起批評他”等,這樣的話,似乎在學校教育孩子就是這樣的,在家里教育孩子都是這樣的,殊不知,在外面教育孩子會讓孩子迷失自我。
相反,如果孩子喜歡上一個人,愿意學習,能學習,那么對孩子的傷害肯定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少點虛榮,多帶著孩子去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孩子們學會自我克制,自我調(diào)節(jié)。
4、孩子喜歡的是家長的陪伴
俗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p>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身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給予孩子陪伴,引導孩子,讓孩子在溫暖的生活中,學會成長。
我們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迎接孩子成長的每一天,更要學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引導孩子,讓孩子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孩子,不要總是在別人身上尋找你的缺點,更不要總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夠優(yōu)秀,而是要找出自己孩子身上的優(yōu)點,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多一些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埋怨和指責,這樣只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失去對家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