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又來了,一起來看看——
打一頓?
有的家長會認為,這是孩子不聽話、無理取鬧的借口,于是下次也就不聽話了,事實是,并不是孩子變乖了,而是家長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前兩天,在育兒群里聽一位寶媽分享她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時的經歷,她說自己的孩子才5歲多,每天就在家里寫作業(yè),寫完就拿本書來看,她會先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yè),再睡覺。但是她要求孩子寫完作業(yè)再玩,孩子遲遲不愿意,最后她就忍不住發(fā)火,孩子就嚎啕大哭。
我的這位寶媽說,孩子寫作業(yè)磨蹭,讓她吼,有時候忍不住吼孩子,但又不知道怎么辦,那就去找孩子的班主任老師。
老師說孩子上課不認真,和小朋友講話,老師和媽媽都會當著孩子的面批評她,沒有幾個人批評過孩子,在班主任老師的引導下,她也改正了。但是在孩子的內心,她還不知道該怎么改正,自己的孩子那么“作”,老師和同學們對孩子都沒有幫助,那么,就不會有后來的事情。
但是,她在批評教育孩子時,就發(fā)現了問題所在,不僅孩子們不愿意承認錯誤,老師也不愿意去幫助,這就讓她更加糾結了。
因為她覺得自己孩子已經落后于人,她本身就很生氣,又一次,她跟孩子講了近況,發(fā)現孩子學習成績下降了,就跟孩子說,“媽媽這下不舒服了,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這個時候,她也沒有辦法幫助孩子了,她就去求助于孩子的爸爸,希望能幫忙一起找到解決辦法。
一、什么樣的孩子容易沉迷于手機?
其實,玩手機的孩子,大多都是喜歡娛樂的。
因為孩子們的壓力很大,可能會從娛樂活動中得到放松。
而網絡游戲,是他們排解壓力的一個出口。
家長們的制止是好的,但是這樣的做法,卻給孩子帶來了非常大的傷害。
有些孩子在玩游戲的時候,如果遇到了困難,他們就會下意識地選擇逃避,因為他們害怕,如果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沒有得到幫助,那么他們就會覺得游戲是個問題。
那么,如果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的時候,作為家長,又該怎么辦呢?
是去堵還是去堵?
堵,不如疏。
堵,是疏導,是防止孩子沉迷于手機游戲的最有效的方式。
《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一書中提到了一個“疏”的方法,“疏”就是在和孩子談心時,不要只談學習,更要談學習。
作為父母,與其整天想著要讓孩子聽話,不如先和孩子“約法三章”,比如每周可以玩兩小時游戲,并且在家長的陪伴下,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手機,用自己的手機制定一份手機使用計劃。
具體怎么做呢?可以參考下面這幾個步驟:
1、羅列目標,明確目標
現在的孩子可能對學習沒有很清晰的概念,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幫他確定目標,幫助孩子明確手機使用目標。
比如:希望孩子一周內不碰手機,
也許下周可以玩,
或者下周可以玩,
這樣的話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
2、一起協(xié)商,制定完成時間計劃
制定一個具體的時間計劃表,
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自己的計劃表,同時,也是以自己的時間為單位。
這樣的規(guī)劃會增添很多快樂的親子時光,也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多的休息,從而形成正向循環(huán)。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主意識也會得到加強,不會總是處于被安排、被安排、被催促的狀態(tài)。
不僅學習主動性較高,生活狀態(tài)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中有句話說得好:
孩子天然的會將自己和其他人分開,
甚至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因為在ta心里,別人都是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
即使自己還是個孩子,
也會因為父母的打罵而感到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