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焦慮了,很多媽媽無法忍受,但孩子的焦慮更嚴重了。我們的家人對焦慮有了解釋,并不是焦慮癥患者的人多,也不是說孩子的焦慮癥一定就會治愈,他們的焦慮跟父母有關,那是不是父母的成長缺少了足夠的陪伴和理解呢?
教育的真諦是關注成長,不與任何人為伍,成長更多的是看見自己,保持覺知和直覺,唯有覺知才能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所以,為人父母者,需要更加關注自己的成長,因為成長的方向就是: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今天我的分享,是一位病痛的媽媽,與您分享她的成長經歷,希望更多的人早日康復。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曾經的一個孩子患上了重度抑郁癥,母親帶著他來看過心理醫(yī)生,后來我們給他轉到了一所中學,他在那里學習、生活了一段時間,期間我漸漸減少對他的關注,一門心思抓他的學習,結果卻是他成績越來越差,四年級的時候,他的數(shù)學成績從90分,提升到了100分,六年級的時候,他考入了一所重點高中,他在那里又是“公認”的好學生,最后在這所學校當了一名工人。
這是我的親身經歷,我是作為一個母親,我深深地感到這個事實與大多數(shù)孩子的現(xiàn)狀、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大相徑庭,對于孩子的教育我持懷疑態(tài)度。
我每天都要問自己:你的孩子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如果我的孩子出了問題,我的焦慮感是會傳染給孩子的,難道我就只能靠本能去改變他嗎?
也許我會很有挫敗感,但捫心自問, “我該怎么辦呢?”
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審視,
那些靠父母的身份焦慮感是源自于哪里?
是父母自己本身的焦慮嗎?
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影響,或者說,或是,或是,原生家庭都沒能給我們留下什么烙印,導致現(xiàn)在的我們難以在當下面對自己,或者說,我們難以改變自己。
那我們如何才能消除這種烙印,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呢?
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他的自信,讓他有足夠的力量來對抗那些焦慮的感覺,并且能夠獨立思考自己的人生。
當孩子在一步步擺脫父母的管束之后,在父母這種引導和鼓勵之下,他能夠充分感受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可以自己完成的,自己的能力能夠勝任的,那么,他便能夠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下,不斷地堅持去實現(xiàn)自己想要的目標。
人最本質上就是要保證自身的存在,而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那么,人在獲得外界的認可的同時,還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而這些認可和認可所帶來的滿足和激勵機制,就是一個人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幫助孩子在校園里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孩子的情緒也很大程度上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與學校環(huán)境的選擇不一致,那么,孩子在校園中所展現(xiàn)的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我們都知道,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有心理支持,外界給予一定的幫助,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完善自我的過程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父母的肯定和支持,需要家長的尊重,如果這些能夠支撐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很強,也就會更加自信,對生活的態(tài)度也會更加端正。
所以在孩子遭遇校園欺凌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與孩子多溝通,多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關注,內心的價值感就會更加充足。
三、總結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
積極正確的對待孩子被欺凌的事情,鼓勵孩子勇于主動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正確的應對方式,不要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成為孩子欺凌他人事件的重要因素。
家長可以這樣做:
1、平時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鼓勵孩子可以說,你最近一個月有很好的進步,恭喜你又遇到漂亮的老師了,看來你在學校真的很努力了,媽媽為你感到高興!這樣,孩子就會知道被關注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的情感,會感受到溫暖和力量,從而擁有更多的自信,在此基礎上孩子在學校里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積極向上的情感,能夠不斷地去爭取自己想要的目標,積極地去面對新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