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得了焦慮癥
家長得了焦慮癥
王永柏的女兒初一,在小學時語文方面表現(xiàn)平平。她參加初一數(shù)學統(tǒng)考時,總分150分,比上學期期中考試下降20多分。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她的媽媽就非常著急,覺得是女兒貪玩,不認真對待學習。但自從升入初中,數(shù)學課時,因為老師授課枯燥,作業(yè)量加大,加上女兒的不認真,考試時成績下滑得厲害。她感覺到非常沮喪,也有很大壓力,從初一開始,女兒就討厭數(shù)學,不愿意學數(shù)學,成績一落千丈,她非常痛苦。
然而,她沒有想過換個方法,她想孩子認真學習,以后出了校門,她也能考個好大學,改變命運。她想著靠這種方式讓孩子提高成績,讓孩子上重點班,提高成績,給孩子換個環(huán)境,可是,她沒有想過孩子這么做對她會產生什么影響。
1、孩子接受知識的速度會越來越慢
這一點是最常見的,有的孩子在初一的時候成績還可以,但是到了初二下學期,成績突然就下滑了,很多孩子都是上課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開始出現(xiàn)明顯的厭學情緒,做作業(yè)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拖拉磨蹭,甚至直接導致作業(yè)不能按時完成,導致成績下滑。
如果孩子長時間沉迷于手機,一旦習慣了在手機中享受這種快樂的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對學習失去興趣,慢慢地從喜歡變成厭惡,從不想去上學變成了每天只想躺著玩手機。
2、當孩子成績下降時,沒有鼓勵和贊賞
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父母批評指責,甚至懲罰孩子,都會讓孩子失去信心,覺得自己再也不想學了。
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孩子會認為自己成績也下降了,其他同學也會瞧不起自己,父母們的責罵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不敢面對學習和人際交往。
于是,他們開始逃避學習,逃避學校,開始沉迷于網(wǎng)絡,認為自己無法面對現(xiàn)實,沉迷于網(wǎng)絡世界。
3、當孩子開始叛逆想要“獨立”
為了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控制,孩子開始對抗父母,甚至會和父母對著干。孩子之所以出現(xiàn)不聽話的情況,往往是因為他們進入了叛逆期。此時父母如果不管孩子,會讓孩子形成一個觀念,那就是父母越對我的話,我要做什么,這種對抗的方式是無效的,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對于父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改變對孩子的態(tài)度。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
4、父母要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父母的情緒會影響到孩子,而不是孩子。如果父母經(jīng)常生氣或者對孩子大吼大叫,只會用傷害孩子的方式來發(fā)泄情緒,長期如此,孩子內心壓抑,可能會出現(xiàn)抑郁癥,出現(xiàn)焦慮癥,情緒不穩(wěn)定等問題。
父母要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情緒穩(wěn)定是根本。
一旦父母生氣或者帶著情緒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另外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還有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就是父母越是希望孩子怎樣,就會越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但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所以,如果孩子出現(xiàn)了不想去學校,沉迷手機的情況,父母一定要采取措施,可以帶孩子去做心理咨詢,和孩子溝通交流,看看導致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從而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才能讓孩子愿意去學校。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經(jīng)常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閱讀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長朋友,如果您有育兒方面的問題,可以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