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擔心孩子比較焦慮,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讓孩子慢慢地減少焦慮,而且還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首先,我們可以和孩子共情,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接納和愛。
面對孩子的焦慮,你會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說:“別著急,你沒事,媽媽都看到了,沒什么大不了的,再試試呢?!钡鞘聦嵣?你越是這樣說,孩子越是覺得沒什么問題,他們就會越焦慮,覺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愛。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同理,對于孩子的焦慮,你也可以這樣說:“你不要擔心,你肯定能做到,你比媽媽想象的要堅強?!?/p>
當孩子真的有焦慮情緒時,他會知道,父母是他們堅實的后盾,而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只有當父母用充滿愛意的眼神看著孩子的時候,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支持,才能讓孩子不焦慮,才能夠帶著這份安全感繼續(xù)向前。
2、不責備孩子,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沒關系”
當孩子在父母這里感受到父母的愛意時,孩子會更加愿意和父母進行溝通,更加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內心。父母在面對孩子表現出的焦慮時,應該做到冷靜,不要對孩子進行指責。
當孩子在父母這里感受到了足夠的安全感,他們才會敞開心扉,才能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而孩子的情緒,也會在父母這里得到安慰,以便進一步確認父母的愛,給孩子力量,讓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支持,獲得內心的安全感。
3、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
當孩子感到被尊重時,他們會更加愿意與父母進行溝通。因此,家長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過分地約束孩子。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往往都是天馬行空的,在父母過分干涉的環(huán)境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叛逆,形成拖延的習慣。
家長需要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間,讓孩子擁有充分的發(fā)展空間。同時,也要注重孩子性格中的缺陷,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過于強勢,學會適當放手,給孩子充分的自我管理的空間。
家長不可以給孩子過多的學習壓力,孩子在學校已經上了一天的課程,已經很累了,回家之后如果家長再給孩子額外的學習任務,孩子內心會十分抵觸,進而會激發(fā)孩子的負面情緒。所以,家長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也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給孩子留有適當的個人空間,讓他自己思考,自我約束。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家長需要注意,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過多的去管束孩子,要給他們自由空間,讓他們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和學習任務,在他們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也要鼓勵孩子多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只要家長在平時的時候,能夠以身作則的去對孩子進行一定的要求,盡量的去理解孩子,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但是也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不如別人而產生焦慮。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要做的就是學會去發(fā)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加以引導,讓孩子能夠更好的去完善自己的未來,從而能夠有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