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焦慮看什么科
孩子從開始上學,由于很多事情一下子就促使著孩子和父母有了很大的焦慮,孩子上學時緊張的情緒和精神都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孩子晚上也因為寫作業(yè)而影響了睡眠,甚至黑白顛倒的玩游戲,孩子的焦慮感也不斷的增強,父母就非常擔心,于是開出很多適得其反的招,比如說責備孩子,比如說嚇唬孩子,比如說,你再玩游戲就開學了, 你這學習完了你就別玩游戲了。
對于這些措施,父母首先不要輕易地將其做為一個標準來嚴格執(zhí)行,因為這對于孩子來說更像是一種懲罰。對于這類情況,父母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針對性地引導孩子,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二個方法:制定合理的目標
孩子如果做出了一些不良行為,父母不要輕易就給孩子貼上“偷懶”的標簽,因為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好奇的,這是他們的天性,如果父母一直想要壓制他們的天性,這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壓力,讓他們失去自信。
孩子出現(xiàn)這種行為時,父母可以按照上面的幾個步驟來執(zhí)行,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第三個方法:對孩子的要求要適當合理,不要超出能力范圍太多
很多父母之所以對孩子要求太高,就是因為太過于迫切,對孩子的欲望太多了,每次孩子做出一些讓父母感到不適的舉動,父母都會馬上給出明確的反饋,生怕孩子做的不夠好,這樣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壓力。
但如果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對孩子說:“寶貝,我知道你這個想法很幼稚,但我覺得你可以和我們說說說你的想法,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看看怎樣才能讓我們更好地完成這個想法?!?/p>
這種說話技巧可以幫助孩子思考和表達他們的需求,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形成自己的行為方式,對以后的人生,甚至一生都有幫助。
因為父母們要知道,孩子的這個年齡段是他們學習獨立思考能力很重要的階段,如果父母能夠恰當?shù)娜ヒ龑?那么孩子這個年齡段會比父母的強大很多。
04 對待孩子少命令和指責
“我說的這些話,你怎么不聽?”
“你的房間太亂了,我以為你是專門做作業(yè)的,可是結果你回來又是玩手機?!?/p>
父母只看到了孩子的行為,卻沒有聽到孩子內心的需求,對孩子指出的一切行為,都無法達到他的預期,造成了他內心的焦慮。
只有當孩子的需求得到滿足,他的內心充滿著被認可的喜悅,孩子才會愿意主動去做事情,父母的引導才能夠有效的引導孩子,才能讓孩子慢慢學會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05 給孩子學習任務的制定和完成
很多父母只是看到了孩子的拖延行為,卻沒有深挖孩子拖延背后的原因。
父母一定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父母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有拖延的行為,然后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父母在這個問題上的責任不是去指責和糾正孩子的拖延行為,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和確定一個合理的目標,通過一些“小計劃”,讓孩子把每一個具體的目標都實現(xiàn),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分解。
比如,每一個目標都是一個具體的計劃,那么孩子最多時候就會有完成的過程。
孩子的執(zhí)行力比較薄弱,所以父母需要給孩子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然后細分,這樣一來才能幫孩子管理好時間。
因此,父母在幫助孩子進行具體計劃的時候,要注意一定要讓孩子參與到這些計劃中來。
2、 利用番茄時間法,提升孩子的執(zhí)行力
如果制定的計劃比較細致,那么就可以去鍛煉孩子的執(zhí)行力。
一開始孩子可能需要10分鐘完成,慢慢地就可以延長時間。
如果孩子對目標的完成情況并不是很有信心,那么父母可以制定一個可視化的計劃表,給孩子設置上一些目標,當孩子達到目標后就及時給孩子獎勵。
當然,如果目標還是比較難的話,父母也可以適當放寬一些給孩子一些獎勵。
對于孩子做的比較好的地方,父母要及時給予肯定,而對于孩子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父母要及時指出來,鼓勵孩子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