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販賣焦慮
說到孩子教育問題,許多家長都是先焦慮自己的孩子將來的學業(yè)前景,可是事實上,教育永遠都不是萬能的,因為人的一生發(fā)展不同,不能因為孩子沒有考上名牌大學,就可以一夜之間身價百萬,卻無法控制自己的孩子進入了“優(yōu)質(zhì)大學”。
在這個看起來具有奇妙之處,“優(yōu)質(zhì)”成為家長最大的焦慮源泉。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位心理咨詢師的話,引來了“第六人民教師”“教師”的共鳴,她指出,孩子教育的焦慮根源,就在于家長把焦慮帶給了孩子,孩子學習成績差,家長就沒面子。
“很多家長總是比孩子還要焦慮?!?/p>
有位心理咨詢師朋友對我說,她和女兒之間,相處的模式是這樣的:
“孩子一放學,就把自己關在屋里,我們覺得這樣下去學習成績肯定考不上。孩子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她就會很生氣。我們該怎么辦呢?”
“很多孩子在家長面前都很乖,回家后給他做飯,讓他寫作業(yè),讓他出去玩,他也表現(xiàn)得很乖,但是這種乖巧背后,其實是孩子不幸福的表現(xiàn)?!?/p>
“家庭關系比較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不知道該如何跟別人相處,遇到問題第一時間想著怎么解決,忽略了自己的情緒,導致內(nèi)心沒有力量,變得越來越抑郁?!?/p>
“親子關系中,家長對孩子缺乏耐心,孩子被家長的焦慮情緒傳染,心理負擔更重,無法靜下來。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會被家長吼罵幾句,孩子也會通過自己的行為向父母證明,爸爸是對的,媽媽是錯的。”
“當孩子真的做錯事,如果我們不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會經(jīng)常對孩子吼罵,用語言暴力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也會用暴力對待他人?!?/p>
“那么孩子犯錯后,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正錯誤呢?”
“耐心很重要,批評比懲罰更有效?!?/p>
“如果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應該耐心地和他溝通,告訴他為什么會犯錯誤,應該怎么改正錯誤?!?/p>
“家長應該時刻保持冷靜,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吸取教訓斥?!?/p>
“我不是不管孩子,而是關心孩子?!?/p>
李教授稱這些都是事實,可當家長面對孩子犯錯誤時,又該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是最喜歡模仿父母的,父母的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對孩子來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良好的性格除了引導和教育外,家長可以通過閱讀、運動、娛樂、交往等方式來培養(yǎng)孩子的性格。
1.父母要學會聆聽,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要只注意到孩子的錯誤,要關心他們的錯誤。但孩子的錯誤行為卻是父母應該避免的。
孩子只有在犯錯后,才會得到父母的關愛,并且承擔相應的責任。孩子得到了這樣的愛,才能重新建立自信,從而擁有直面自己錯誤的勇氣?!?/p>
作家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yǎng)育》一書中提到:“與孩子合作,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信任孩子,賞識孩子。”
孩子一旦得到了父母的信任,也就會變得自信,能夠應付每一件事情,克服困難。
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呵護
《無條件養(yǎng)育》的作者凱恩·哈洛維.斯泰納在他的著作《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提出:
“如果孩子感覺不到父母在意和關心,他們就會有可能會采取“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需求?!?/p>
一個童年里被父母經(jīng)常斥責打罵的孩子,會形成“自我傷害”的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