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孩子說你又不聽話了,怎么你又不聽話了呢。你到底在說什么?是不是他聽不懂你說的話。我當然是希望孩子多才多藝,希望自己將來能有成就??墒?我總是擔心孩子不好好讀書,沒出息。
我經常跟孩子說,我今天要是能考好,你就別怪我了??墒?孩子還是不愿意跟我說這些話。我感到很困惑,我很希望自己能跟孩子說說心里話,可是,他總是說我很煩。
孩子為什么總喜歡說心里話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第一、孩子愛跟父母講心里話。
作為父母的你,聽到這些話,首先要感受到他的傷心難過。這樣的情緒是可以被理解的,父母聽到孩子的話,也會感到很開心。
但是,父母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可以這樣說,“你是不是很難過,很生氣,不想說話,你覺得這樣說話會讓你的媽媽很傷心,我很好奇,你是怎么想到這種做法的?”
第二、父母要學會表達。
表達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父母表達的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
很多孩子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情緒,是因為他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了,所以他希望自己能夠被他人接受。那么,父母首先要學會表達,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接納自己的。
父母要學會表達,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表達愛意。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悲傷、絕望、絕望和憤怒,孩子會更多地感知到父母的愛,從而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往往人際交往能力會更強,性格更自信,人際交往能力也會更好。
第三、有很強的安全感
這類孩子會很好的去處理各種關系,也會很好的適應周圍的人。
當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時,他們就會展現出很強大的內心,能夠接納他人,在人際交往中具有很強的自信。
因為他們具備穩(wěn)定的情緒基礎,也會比較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并且恰當的提出自己的意見,這類孩子會比較容易相處,而且,即使身邊的人出現了不好的情緒,也能夠自己及時化解。
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懂得如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比如學會愛自己,和他人共情,不能因為別人不想自己去照顧自己就拒絕,慢慢學會如何去接受別人,去接受自己,進而逐漸學會自我接納,成為一個非常開朗樂觀的人。
能夠面對困難時的抗壓能力,也是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來說,能夠接受和處理困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的行為也比較穩(wěn)定,不會顯得有些孤僻。而那些態(tài)度冷漠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往往表現得非常的消極。
所以說,經常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也能夠用積極的心態(tài)去解決困難,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也會更加有優(yōu)勢。
第四類:有利于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小太陽才是最好的太陽”,這其實也是兒童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對于“孩子的自尊心”這個話題時,舉的一個例子,她在教育孩子方面,會提出“幫助孩子樹立自信”這樣的理念,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遇到困難時,會第一時間想到向父母求助,而不是自己去解決。
而且這樣的孩子,在以后為人處世時,也會更加自信,更加的樂觀。
所以家長們,孩子的自尊心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足夠的愛的心理,和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每個父母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