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廣泛焦慮癥怎么辦?
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份焦慮癥的認識:
我們先從一個真實的案例分析一下。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Q
據(jù)我所知,以前我家孩子最近就是不怎么操心他的學習。
我以前也是一個對孩子很焦慮的人,我擔心他學習成績不好,以后出人頭地怎么辦?
我的女兒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也不好,初一的時候成績還行,雖然在學校比較努力,但是沒有明顯的提升。
我問了他一個問題,“你覺得自己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
他回答道,“我現(xiàn)在終于意識到,自己的女兒是非常優(yōu)秀的,作為一個母親,希望她可以更加努力,有更好的未來?!?/p>
我很認可她的想法,也同意了他的觀點。
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他兒子明顯因為一些瑣事經(jīng)常會對家人發(fā)脾氣,好像總是遇到點困難。
當時他也不是故意的,只是覺得應該教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慢慢等待,慢慢去糾正和引導。
所以,我們在事后進行安撫時,都要引導孩子表達出來,而不是直接用打壓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所以,一個連情緒都不能釋放的孩子,在情緒沒有宣泄出口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內(nèi)在的障礙。
這是一個成年人都無法自己找到的能夠讓自己存活的感覺,更加煩躁不安,更加想要摧毀一個人。
另一個讓他憤怒的人,是孩子。
他只是因為生理、心理原因,他不應該有憤怒的行為。
所以,當他憤怒的時候,就應該用“憤怒”來表達,如果沒有攻擊性的表達,這個人不會健康,身體也不會健康。
我覺得,學會表達憤怒,就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處理問題。
比如,我在孩子鬧脾氣的時候,我會讓孩子學會說:“媽媽現(xiàn)在很生氣,因為你打了我?!?/p>
而不是,“你打了我,我也很難過,因為你打人了?!?/p>
3、與孩子共情
共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父母在外打工,或者父母在身邊,也許孩子沒辦法理解父母為什么憤怒。
所以,要注意與孩子溝通時,要表示理解,并將孩子的感受說出來,對他來說,父母在關注著他,是他感到安全的,是他感到被接納的,是他能信任的。
當孩子的情緒被父母理解時,他的內(nèi)心才會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被愛的。
4、讓孩子真正愿意聽你說話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打游戲、玩手機就罵,說他們不聽話、不學習。孩子有什么不聽話、不愿意聽父母說話,是因為他們感受不到父母對自己的愛,感受不到父母的接納,甚至覺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無是處。
其實我們只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無條件的,即使是不上學,也是他們這個階段最需要的。讓孩子能夠在父母面前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被愛的,這樣孩子才會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內(nèi)心,不再沉迷于游戲。
父母要以身作則
無論是工作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回到家之后可以在家里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看書、畫畫、看紀錄片等等,父母的行為會給孩子很強的模仿力,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的模仿對象。
如果你整天抱著手機、抱著電腦玩游戲、打麻將,那么你的孩子也會受到這樣的影響,每天耳濡目染,學會玩手機的更多,孩子的好奇心被你的行為所驅(qū)趕,更想沉迷于手機,手機游戲中。
如果家里面父母特別喜歡玩手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用于不停的刷手機,那么孩子也會沉迷手機游戲中不能自拔。
這種錯誤的示范,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甚至有的家長,把手機當成了哄孩子的神器,只要孩子不哭鬧,自己就拿著手機看,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把手機當成了玩具,就會失去了本來應該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寶貴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