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以為是不聽話,是每一個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和孩子溝通,是我們作為父母應該深思的問題。
為什么孩子一出生就變得不聽話了呢?在心理學上,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研究表明,孩子從出生到成年,大腦發(fā)育的不完全取決于個體出生的年齡。在出生的第一年,大腦的發(fā)育速度最快,平均每七個月大的時候,大腦就會發(fā)育完全,這些發(fā)育會對孩子成年后的智力產生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大腦發(fā)育速度是最快的。這個過程也是我們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一般來說,三歲左右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fā)育速度要比三歲左右的孩子要快。這也是為什么家長朋友們一直在疑惑,孩子到了兩歲之后,突然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這是為什么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02孩子到了兩歲之后,大腦的發(fā)育是最快的,這時候的孩子,他們對周圍的環(huán)境,對外界的反應非常敏感。
當他們的大腦的發(fā)育完全時,在接受外界的刺激的過程中,能夠促進他們大腦發(fā)育。但是這時候,他們的大腦的思維并沒有完全成熟。這個時候,他們只是把自己所做的決定看成是錯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
很多家長認為,三歲之前孩子就應該這樣,三歲之后孩子就應該怎樣怎樣,其實不然。孩子到了六歲之后,隨著大腦的發(fā)育,他們的思維能力也在飛速的發(fā)展,人的大腦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重組,這是正常人思維的一種過程。
可是在七歲之前,孩子的思維是沒有邏輯的,這時候他們往往會出現(xiàn)慌亂的狀況,他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要干什么,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能夠想到這些問題,自己不應該做什么。
這個時候就會變得比較聽話,就是因為這時候他們才有了自我的意識,才能夠清楚的意識到事情的對與錯,而不是為了自己。
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時候需要什么,就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不會養(yǎng)成拖拉磨蹭的習慣。
所以他們有時候能夠按照家長的思路去做事情,而不是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因為在家長的思維里,孩子就應該按照家長的思路去做,家長喜歡怎么樣就怎么樣。
當然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并不是真的去按照家長的想法去做,而是為了完成家長的要求,因為在家長的想法之中,孩子才是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而家長覺得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就會給孩子貼上“拖延”的標簽。
3. 家長以身作則
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拖拉磨蹭,而是應該以身作則,做事時要一心一意,不要一心二用。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家長如果只看到孩子“拖拉”,時間久了孩子會慢慢變成“拖延”,而家長可以多監(jiān)督孩子,陪著孩子一起做事情,讓孩子知道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一心二用。
總而言之,家長要想讓孩子改正拖拉磨蹭的壞毛病,首先要自己先要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各種負面語言對孩子的影響。
寫在最后:
《陪孩子終身成長》中說:“一個擁有強大內心和氣量的人,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這會使我們更加美好?!?/p>
當我們自身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擁有好脾氣,才能擁有強大的底氣。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擁有自律,才能夠獲得更好的生活,擁有幸福的人生。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fā)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11: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