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崩潰的家長,通常會有兩種:
一種是態(tài)度冷淡,跟孩子說不聽就吼,還會和孩子發(fā)生肢體上的沖突;
另一種就是態(tài)度強硬,嘴上不說,肢體上卻很強勢。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孩子不聽話,父母通常會很生氣,甚至會說出“再這樣我就生氣了”這樣的話,并且讓孩子感覺自己沒有錯,這種冷暴力已經(jīng)變成習慣。
比如孩子早上不愿起床,很多家長會說“再這樣就遲到了”,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你應該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家長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了,才能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努力。
還有一種態(tài)度,是“冷暴力”,這種態(tài)度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最親近的人,如果他們對父母冷漠,冷漠,叛逆,頂撞父母,說明他們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父母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經(jīng)常冷漠對待孩子?
孩子如果犯了錯,該不該毫不猶豫的采取措施懲罰?
當然是應該。你可以選擇立即制止孩子,用眼神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的。
但你若是這樣去懲罰他,他是不會聽你的,他做出的行為也許在你看來看來是很幼稚的,但從長遠來看,他們可能真的會很搗蛋。
也許是因為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愛,或許他們還需要你的幫助。
“乖巧”的孩子,將來很容易受傷害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這個理念用在幼兒的教育上尤為重要。
我相信,孩子如果能夠了解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可能會更愿意配合父母的安排,最終實現(xiàn)真正的自我管理。
美國心理學家簡·尼爾森博士在《正面管教》中提出了這樣一個理念:
“贏得十幾歲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以和善、堅定、尊重的態(tài)度,先和他們站在一邊。讓孩子在被理解的支撐中,得到自尊感和歸屬感?!?/p>
教育專家賈乃亮曾在節(jié)目《老師請回答》中說:
“孩子犯錯時,把他拉到身邊,看著他哭,甚至連打帶罵;
結(jié)果他乖乖就范,承認錯誤,承認錯誤,然后父親接著說,孩子這才是爸爸的老板?!?/p>
“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不要批評他,就事論事,就事論事。”
當我們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強化孩子的錯誤行為,認為他這個行為不符合社會的道德標準,下一次就會改掉這個壞習慣。
但孩子的認知畢竟還比較簡單,他不會區(qū)分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當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父母對自己的不接納,當父母說的時候,他的認知會受到限制,這就是道德評判。
如何理解孩子“應不應該批評”?
批評孩子不是不可以,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學會“管”下來,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1、“管”是一種有技巧的愛
就像我們平常的一句話,其實也是在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愛。當孩子真的不愿意聽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但不要過多的用命令的語氣,這樣孩子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接受。
2、“教”是一種最重要的教育手段
比如當孩子在學習、寫字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我們不能把他們的挫折感抱在身上,而是應該把他們的挫折感拿出來,站在客觀的角度上看待問題,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成長。比如當孩子做數(shù)學作業(yè)做錯了題,我們不要以打罵的形式,我們可以從孩子的角度,和他們感同身受,然后才能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孩子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3、我們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引導孩子,比如孩子問:“媽媽,我們?yōu)槭裁匆獙懽帜?”你可以說:“寶寶,你是不是很想玩這個,可是我們忘記了時間呀?過了這個時間就不玩了?!?/p>
有的時候,用幽默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能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