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焦慮癥能看好嘛?
焦慮癥有幾種類型:
恐懼:比如怕黑、怕熱鬧、怕被拋棄、怕自己的身體不干凈、怕生病……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旦孩子患上了焦慮癥,父母們又要用更大的辦法幫助孩子克服,想辦法讓孩子的恐懼情緒好轉,這通常是些對孩子有益的小方法。
如果是焦慮癥,家長要在平時就去了解孩子的焦慮狀態(tài),然后對癥下藥,再把“恐懼”轉化成“引導”,比如說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然后通過一些事例引導孩子去描述一下,可能會讓他更加有信心。
就比如:每個孩子都想去好好學習,但是他真的不喜歡學習,可能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了。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只有好好學習才能獲得成功,為了獲得成功,你就要多做一些事情,把學習的時間用來做其他的事情,以此來獲得知識的補充。
利用好周末時間,多陪孩子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這些都能幫助孩子打開心結,讓孩子慢慢走出“害怕”。
3、發(fā)揮好情緒的感染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情緒反應都是在模仿父母。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怎么樣,孩子就會是怎么樣。如果父母天天愁眉苦臉,整天愁眉苦臉,那么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害怕。
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外出逛逛街、看電影,也可以和父母一起聊天、看電視、看運動,但是,爸爸媽媽和孩子在一起時,必須要做好交流,以免讓孩子產(chǎn)生厭煩。
陪孩子一起去公園散步、郊游,和孩子交流的時間越長越多,親子關系越好,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有話愿意和爸爸媽媽交流。
4、了解孩子的興趣,享受親子互動
有的父母會說,我的孩子根本不聽我的,他自己玩他的,我想和他一起玩,但是,他就在那兒兒玩手機,就是不愿意抬頭,我們該怎么辦呢?其實,我們可以去嘗試著去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因為,孩子的大部分都是玩兒手機的,即使你禁止他玩,他也會從其他渠道去了解。
你不要把你的孩子跟其他人做比較,你要去找到他的優(yōu)勢,激發(fā)他的興趣愛好,一旦他的優(yōu)勢得到了滿足,他自然也會減少對手機的興趣。
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和他一起打球,一起做手工,還可以增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孩子慢慢就會把玩手機,放在眼里。
最后,如果孩子的社交能力比較強,你可以給他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比如樂高,拼圖,積木,或者帶孩子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讓他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比虛擬世界更多的樂趣。
以上,都是對手機的態(tài)度。
而在孩子玩手機這件事情上,需要改變的,不是手機,而是家長。
孩子為什么沉迷手機?
如果有三種以上的答案,說明你的孩子并沒有。
1、 手機好玩
現(xiàn)在的游戲太吸引人了,每一個游戲都是經(jīng)過設計者用心設計出來的,符合人性,符合人性。
而每一個綜合設計師都有一套本事,都是在專業(yè)的團隊的指導下,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游戲。
最開始,你兒子對于游戲的理解并不全面。
但是漸漸地,兒子開始有了反饋,打游戲越來越上癮,打的時間越來越長,花的錢也越來越少。
后來,兒子就漸漸沉迷進去了,到最后,什么也不想干了。
有一天,他看到一條推送信息:你將是一個網(wǎng)癮少年,曾經(jīng)的網(wǎng)癮少年在你的幫助下成功戒除了。
于是,兒子突然拿起手機,并且將“山東懶”這個詞立即拋到九霄云外,“網(wǎng)癮”這個詞充斥著世人,是不被人所接受的。
那一刻,他的內心也就像被人沖昏了頭。
不少人可能會說,“孩子沉迷游戲怎么辦?”
我想到這里來想也是太天真了,甚至是太天真了。
孩子沉迷游戲的背后,真的是游戲太好玩?
手機游戲的設計非常簡單,入門簡單,不管是簡單的連連看還是復雜的找不同,都會設置有結果呈現(xiàn),尤其是對于正處在學習中的青少年,根本就接收不到“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