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是遺傳還是教育?在不同的人身上,會有不同的故事,從外表看起來沒有任何差異,但是會存在本質上的差異,特別是情緒上,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沒受過教育,思想上的局限和想法上的局限,從而造成了孩子不聽話的各種問題。
因此,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多方面的,我們應該通過不同的教育方法,在孩子身上找到相應的獨特點,對癥下藥。
但是,如何找到一個正確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意義。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給予孩子足夠的愛
前段時間去參加閨蜜家的滿月宴,閨蜜對我說,孩子三歲了,什么都好,最近這幾天情緒異常的不對勁,每天都沉默寡言,不想跟人說話,每天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問她怎么了,她說什么都不說,就像是一個小話癆一樣。閨蜜總是苦笑不得,也是各種著急上火,一味責備孩子,沒想到孩子越發(fā)地不聽話,各種語言的頂嘴讓閨蜜哭笑不得。
閨蜜也感到很疑惑,曾經乖巧懂事聽話的孩子,怎么一夜間變得像變了一個人,每天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以前的小家伙經常是從洗頭發(fā)變成一個小姑娘,而現(xiàn)在呢,完全變成了一個小跟班,經常和閨蜜說著各種各樣的話,特別是說完以后,小家伙會頂嘴。閨蜜說,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完全和這個時代是完全相反的,對于孩子的時候,家長并沒有足夠的了解,這也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產生這些叛逆呢?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變化,父母都應該有所準備。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行為。
1-3歲,第一叛逆期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他真的做到了,而且準確率達到90%,基本上到了幼兒園里都是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
到了2-3歲的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萌發(fā),他就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比如:“我不”“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和你做朋友”,他還喜歡撕紙,喜歡撕紙,在行為上很難控制自己。
家長怎么辦?
那我們要看到,孩子的一些反抗行為并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他在提醒我們,孩子在成長。
我們首先要給孩子情緒的空間,幫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讓孩子自己說出來,而不是一直盯著他們說。
如果我們不能夠聽得懂孩子的表達,就幫孩子說出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而非強硬的說“你不許這樣”“你不許那樣”。
在孩子說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地理解他,并且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尊重。
我們要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將這種距離告知孩子,讓孩子真正地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這樣孩子才能慢慢地敞開心扉。
1、先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
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時,我們要先表示對他的理解。
即便是再調皮搗蛋的孩子,只要他的內心充滿了力量,他也能夠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敢于在別人面前表現(xiàn)自己,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別人,
學會尊重別人。
有時候,孩子表現(xiàn)出不聽話的行為,也可能只是想要父母多給自己一點關心,不至于那么難受。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2、允許孩子犯錯,少指責孩子
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犯錯是他們成長中的必經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能力逐漸成熟,但是在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還未達到一定的水平,有時候一些簡單的錯誤,在大人看來可能就是孩子的粗心、不仔細,沒有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