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內(nèi)向的孩子(寶貝性格內(nèi)向要怎么開導)
在家話嘮,一出門就害羞;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yǎng),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jīng)驗總結(jié):家庭教育應實現(xiàn)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yè),家長你認可嗎?
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怎么勸都沒用;
和小伙伴玩耍,總是被欺負的那個……
這是許多“內(nèi)向”寶寶的典型“癥狀”,媽媽們也很頭疼。
尤其是到了人多的場合,每次都能聽到別人對孩子指指點點,動不動就貼上膽小、害羞、悶葫蘆、內(nèi)向的標簽!當媽的真是又郁悶又無奈:我家的孩子怎么就內(nèi)向了?
在當今這個“社交至上”的大環(huán)境下,家有內(nèi)向娃,家長普遍會更容易焦慮,擔心孩子在學校交不到朋友、受欺負;步入社會后吃虧,“混不開”……
那么如果孩子內(nèi)向的話,家長可以通過哪些合適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勇敢、變外向呢?
尊重孩子,接受他的天性
孩子的獨特性正是他的優(yōu)勢,學會尊重和接受孩子的優(yōu)缺點。
一味地將你所希望的樣子套在孩子身上,只會適得其反。不管是來自哪方面的育兒建議,作為家長都需要過濾性吸收,從而找到適合自家孩子性格的方法。通過辨別和了解孩子的性格,也可以減少你撫養(yǎng)孩子的壓力。
找到孩子的興趣點
如果孩子喜歡看書,你非得要求他學跳舞,這樣的教育一定是不合適的。想要糾正孩子內(nèi)向的問題,找到他的興趣點,進而改變。可以報個興趣班,讓他跟同齡、同愛好的人多接觸,也可以多參加參加類似的活動,認識到更多的小朋友。
邀請1-2個朋友到家玩耍
如果孩子是內(nèi)向害羞型,不好意思在外跟別人溝通,爸爸媽媽可以邀請小朋友到自己家里來做客。要記住的是,剛開始不要邀請?zhí)嗳?,一兩個就可以。
在小朋友到來之前的準備工作,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完成,讓他有一定的參與感。比如準備點心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你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購買交換禮物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自己挑選。
家長還需要注意的是,東西的準備一定要做到人均一份,而且都是一樣的。不然,很容易出現(xiàn)爭搶的現(xiàn)象。
溫和的陪伴
這里說的是“溫和的陪伴”,而不是單單的陪伴。
有些家長雖然在陪伴孩子,但是要么自己玩自己的,要么會強迫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意去別人家,家長非要帶著孩子去逛,認為這是讓孩子變得外向的方法。其實相對于此,家長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更友好一些。
其次,對于敏感的孩子,家長強迫孩子在陌生人面前說話,反倒會讓孩子更加怕生。
一起運動
多和孩子一起運動,讓孩子放松身體,那么對心理也會起一個緩沖作用,從而也能達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我們縱觀陽光的孩子,大多熱愛運動,而且我們在運動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相同愛好的人,孩子也是如此,這也是擴展孩子社交的手段之一。
一些內(nèi)向的孩子會有體虛、體弱的特質(zhì),我們通過改變孩子身體素質(zhì)讓孩子變得外向,也是一舉兩得的好事。
正確引導
要借助寶寶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導寶寶。比如編一些有針對性的小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讓寶寶知道與別人和諧相處的方法,也可以借助一些圖畫書,讓寶寶了解集體生活的行為規(guī)范。
讓寶寶覺得與人交往以及集體活動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慢慢的他就會開始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父母如果能巧用妙招,恰當?shù)匾龑?,那?nèi)向孩子的天賦都能被發(fā)掘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