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干家務的家庭教育成因(孩子懶惰不做家務)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小武媽媽說,小武雖然已經七歲了,但是卻還沒學會做家務,平時在家里,除了吃飯、睡覺和玩之外,什么事情都不會做。偶然讓他幫幫忙,他要么不做,要么就幫倒忙。
例如昨天晚上,小武爸爸加班,媽媽也有事要忙,所以叫小武吃完飯后幫忙洗洗碗。小武答應了。小武媽媽想,洗碗這么簡單的工作,小武肯定能應付得來的。
但是,等小武媽媽忙完手頭上的事情后,卻發(fā)現(xiàn)飯桌仍然沒收拾:吃飯的碗倒是洗了,但是,裝菜的碟子、吃剩的骨頭等等依然在桌子上。她問小武為什么不收掉子,小武說:“你沒叫我收啊,只是叫我洗碗而已?!?/p>
對此,小武媽媽覺得好氣又好笑,也不知道小武是不是故意的。她不明白,為什么現(xiàn)在的孩子,會這么懶、這么讓人不省心呢?
現(xiàn)在的孩子不愛做家務
其實,卡卡媽覺得,孩子懶、不愛做家務、讓人不省心,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之外,與父母平時的教育也有很大關系。很多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什么家務都舍不得讓孩子做,但是,孩子長大點后,就希望孩子什么都會做了,這孩子怎么能做得到呢?
父母想讓孩子變勤快,那么,就應該在孩子三歲左右的時候,培養(yǎng)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因為三歲左右的孩子,是模仿力最強的時候,也是最喜歡模仿父母的時候。無論父母做什么,他都很喜歡站在旁邊觀察,然后找機會模仿的。
不過,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模仿自己做家務的時候,毫不猶豫地讓孩子到一邊去玩;卻沒有想過自己這樣做,不但剝奪了孩子做家務的權利,還會澆滅孩子對做家務的熱情。
父母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
三種做法,讓孩子變“小大人”
孩子長大后,父母覺得他可以幫忙分擔家務了,想再培養(yǎng)他做家務的習慣,往往已經晚了。因為他很可能已經習慣了不用自己做家務。
因此,父母應該讓孩子從小幫忙做家務,為家庭出一分力。其實,孩子小時候是很喜歡幫父母做事的,因為這樣,他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他會覺得很自豪。
但是,孩子那么小,父母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孩子做家務的好習慣呢?不妨參考一下卡卡媽的建議。
孩子好奇心重,沒做過的事情都想試一試
一、有意識地教孩子一些小技巧
孩子好奇心重,而且很有學習精神,對于他不了解,但是又感興趣的事情,他都會因為好奇,而很認真地觀察、研究的。
不過,有的父母在忙碌的時候,很不喜歡孩子站在旁邊,覺得孩子在那兒礙手礙腳的。所以,見到孩子站在旁邊,他會很不高興地對孩子說:“你走開,別在這里礙事?!?/p>
卡卡媽建議:孩子對父母正在做的家務感興趣時,父母不要嫌孩子在一旁邊礙手礙腳;也不要認為孩子小,看也看不懂,因為孩子比父母想象的要聰明得多。
孩子站在旁邊看父母做事時,父母可以邊干活邊和他聊聊天,順便把自己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展示和講解給孩子聽,教他一些做事的小技巧。如果孩子提出疑問,父母就耐心地、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來回答他。
等孩子看了一段時間,例如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這件家務的基本的操作技巧后,他就會開始要求幫忙了。
媽媽教孩子做家務
二、接受孩子的幫忙
當孩子覺得父母所做的家長,他自己也能做時,他會想檢查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非常積極地向父母提出要幫助的請求。
這個時候,很多父母都會拒絕孩子,因為孩子太小了,說是來幫忙,但實際上卻是來“幫倒忙”。例如很多原本媽媽五分鐘就可以做好的事情,孩子來幫忙后,就要先指導孩子慢慢做了;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媽媽還得重做,花的時間會比自己做多很多。
孩子說幫忙,但經常幫“倒忙”
卡卡媽建議:雖然讓孩子來幫忙,很可能會“越幫越忙”,但是,我還是建議各位父母不要拒絕孩子來幫忙的請求。
無論孩子要求幫忙,是因為貪玩,還是真的想幫父母,父母都應該欣然接受,并且開心地回答他:“好啊,寶寶現(xiàn)在長大了,會幫忙了,真棒!”
孩子得到父母的肯定后,會非常開心,也會更熱衷于幫父母的忙的。當孩子習慣了幫父母做家務后,父母可以給他分配一些日常的、他力所能及的家務,這樣,對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要幫助,父母不要拒絕
三、孩子幫了“倒忙”,父母要寬容
孩子年紀小,能力差,雖然他很想幫父母做好一件事,但是,卻因為能力有限而做不好,出現(xiàn)“幫倒忙”的現(xiàn)象。
例如,吃飯前,孩子幫忙拿碗筷,卻把碗摔碎了;孩子幫忙晾衣服,卻把剛洗好的衣服弄掉到地上了……這種時候,父母很容易會發(fā)脾氣,因為覺得孩子太煩了,要自己收拾殘局,所以生氣地批評孩子,責怪他一點小事都做不好。
孩子幫了倒忙,媽媽要寬容
卡卡媽建議:孩子的幫了“倒忙”的時候,父母要多體諒孩子,因為把事情弄糟并不是孩子的本意,孩子自己也不想的。
因此,父母不要對孩子太過挑剔,而是應該耐心地引導孩子,告訴他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失誤。
孩子犯了錯后,他的內心也是很內疚的,所以,父母在收拾殘局的同時,也要關心孩子的安全和安慰他的內心。讓他知道,父母是不會因為他幫了倒忙而責怪他的。
父母不要責怪孩子
結語:其實,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卻非常有“眼力”,他會為了不惹父母生氣,而盡量避免做父母不喜歡的事情的。
所以,在孩子表示對家務感興趣的時候,父母不要拒絕他,而是要支持他,鼓勵他,培養(yǎng)他,讓他養(yǎng)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