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表現(xiàn)為突然抑郁發(fā)作,此時患者會表現(xiàn)出不自主地悲傷、易怒、焦慮,甚至出現(xiàn)一些精神癥狀, 而這種情緒在精神科常被誤診為抑郁癥。但是,患者在早期仍然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颊叩谋憩F(xiàn)為情緒起伏大,易激惹,伴有自我傷害行為。
與抑郁癥相比,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抑郁癥表現(xiàn)更為可怕,對于雙相情感障礙的患者來說,這類人群容易被誤診為抑郁癥。
在我國,患者的精神疾病總體患病率為2%左右,且終身患病率高達 60%。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自殺風險在50%左右,特別是抑郁癥患者而言,在自殺成功率最高可達每分鐘的死亡率情況下,自殺成功率是普通人群的4倍。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自殺風險在我國的患者達14%-30%。
雙相情感障礙是如何引發(fā)的?
在臨床心理學上,它的病因比較復雜,其中最常常提到的一個遺傳因素就是遺傳因素。
在正常人中,雙相情感障礙具有高復發(fā)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及低診斷率和低治療率的罹患概率的平均水平。
對于這一疾病的研究表明,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在發(fā)病率中的比例高達30%-30%,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在雙相情感障礙發(fā)病率中的比例則高達30%-30%。
而外因則是因“遺傳”而導致,比如遺傳、孕產、圍生期不良事件等。
這些因素可能會引起雙相情感障礙發(fā)病率的增加,但也可能與其他的疾病相結合。
另外,
遺傳因素主要是指遺傳基因,特別是父母一方患有雙相情感障礙,可能會增加患者后代的患病幾率。
根據(jù)美國疾病負擔學會的調查研究,雙相情感障礙的遺傳因素可能與患者的年齡、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有關。
在這方面研究中,學者們發(fā)現(xiàn),雙相情感障礙與父母不良的養(yǎng)育方式有關,尤其是雙相情感障礙。
“研究表明,來自同伴及家庭環(huán)境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其代謝綜合征風險較高,并且代謝綜合征增加,容易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糖尿病、心肝炎、冠心病、哮喘、壓力型糖尿病、內分泌紊亂、肥胖癥、情感障礙等疾病?!?/p>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調查引用了SAR(JAMA)的研究報告,發(fā)現(xiàn)雙相情感障礙與精神病學家的后代罹患雙相情感障礙,在家族史上的概率高于一般人群。
所以我們認為雙相情感障礙對大腦的影響是巨大的,但雙相情感障礙對腦部的影響不應該被忽視,因為大腦本身并不是疾病,但是人的大腦的許多功能異常就會導致藥物濫用、抑郁癥、糖尿病等,這也是目前大眾公認的常見疾病的因素。
四、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與“精神病”有什么關系?
首先是遺傳因素。
雙相情感障礙的遺傳因素可以通過家族內遺傳基因來解釋。從家族內的血型遺傳因素來看,同卵雙胞胎是存在遺傳傾向的。如果父母都是雙相情感障礙,那么下一代孩子患上雙相情感障礙的風險就會增加。
其次是“心理社會因素”。
從父母本身性格上看,如果父母之間的相處方式是積極健康的,那孩子的性格多半會比較健康;如果父母間存在不健康的相處方式,那么孩子出現(xiàn)抑郁癥狀的幾率也會相對較高。
再加上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矛盾、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傷害,這些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并且孩子的原生家庭影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延長,會持續(xù)到青少年時期。所以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以及情緒問題,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有心理方面的問題,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和疏導。
對于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父母應該如何做?
1.接納孩子
首先接納孩子并不是說對于孩子的所有不符合父母的期待,而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父母對孩子表達愛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和表情,既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心。
父母可以用“你”開頭的句式,表明自己是關注他們的,所以父母希望孩子做什么就做什么,這樣孩子可以理解父母,也不會逆反。孩子表達的時候父母可以稍微地和孩子交流,讓孩子理解父母。如果父母情緒不對,可以帶孩子離開現(xiàn)場,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冷靜一下。
2.自我覺察
很多孩子不聽話是因為父母的情緒起伏過于強烈,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熱臉貼標簽”。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是父母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易怒,易沖動,會表現(xiàn)得失落、易怒。這些都是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為抓破東西,咬指甲,摳手指,扣指甲,咬指甲。
而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為厭食、失眠、暴飲暴食,或者情緒低落、悲觀厭世、焦慮、低落等。
如果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有以上情況的話,首先要看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事。那么父母要做的就是多傾聽,認真思考孩子為什么有這種表現(xiàn)。孩子說出來的時候,可能在想什么,有的時候會有一些情緒的波動,這些變化是正常的。
假如父母不了解情況,非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最后會讓孩子失望,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