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么孩子不聽話會被打,只是一些家長確實比較魯莽,比如有些家長明明是讓孩子先做作業(yè)再玩手機,但是事先沒有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卻一直沒有行動,最后就爆發(fā)了。
當(dāng)然,不聽話的小孩子并不是沒有想過要打,而是他根本不知道要先做什么,如果他沒有行動,就是他沒有做好的事,因此才需要去打。
打孩子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他知道自己為什么挨打。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xué)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xué)提學(xué)習(xí)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
、 了解了暴力的原因之后,如何才能真正地控制孩子
其實,打孩子這種行為背后,隱藏著很大的問題,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成長,而不是為了打孩子。
首先,了解打孩子背后的原因,也就是了解孩子為什么挨打,從而可以更好的控制他們的行為。
然后,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知道他們?yōu)槭裁窗ご?再引導(dǎo)他們?nèi)绾握_地解決問題。
而打孩子,真正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長記性,讓他們以后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這種方式,是很難的,并不可取。打孩子也是一樣,也許我們并不能控制自己,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可以控制孩子,但是這并不是完全不管孩子。
父母要學(xué)習(xí)的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用智慧去愛孩子,去理解孩子。
很多家長因為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dāng),導(dǎo)致孩子越來越叛逆。
也有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自己“氣”、“動”的不到位,我們越是生氣,越是會去控制孩子。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通過打罵孩子來讓孩子明白,如果不聽話,那么父母就要生氣了。
這樣,孩子就會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去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他要聽話,就會一直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因為他知道,如果不按照父母說的去做,父母就會生氣,這樣的后果,就是孩子會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作為父母,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要時刻牢記,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生活環(huán)境,這樣,孩子就不會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
而教育最大的危險,就在于扼殺孩子的自我。
自我教育是教育之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然而,自我教育往往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一環(huán)。
作為父母,我們應(yīng)該學(xué)會管理自己的情緒,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后果。
要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沖突不僅是孩子的問題,也是家長自己的問題。
就像今天我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講到的,
孩子也是我們的一面鏡子,
父母的情緒可以毀掉孩子,也可以成就孩子,
我們能夠引導(dǎo)孩子,孩子才能夠成就我們,
我們不能在孩子已經(jīng)抑郁的時候,
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而是要從我們的身邊點點滴滴去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如果說孩子還沒有開始出現(xiàn)青春期的問題,
那么父母的家庭教育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問題。
也許是父母的過于嘮叨,
也許是父母的陪伴太少了,
只要把孩子的事情放在首位,
控制的不是那么緊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
而是在這個時候給他充分的自主權(quán),
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
把孩子當(dāng)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給予支持和信任,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父母,
也要
有自己的獨立,給予他自己的空間和自由,
甚至可以選擇生活中的一些小細(xì)節(jié),比如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或者在房間里,留出獨立的空間,
讓他有獨立的空間。
以上都是我們作為家長要關(guān)注的,
我們要把孩子當(dāng)作獨立的個體,
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
支持他們?nèi)ビ赂业貒L試各種嘗試。
“對于父母來說,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
這種現(xiàn)象在心理學(xué)上叫做‘社會功能失調(diào)’,
這是指在童年期遭遇最好的社會化教育,
也就是學(xué)校教育,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更加困難。
因此我們要把孩子當(dāng)作一個人,
去理解他,去尊重他,而不是要求他,
像對待成年人一樣對待他。”
面對叛逆的孩子,
我們可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