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大人離家出走對嗎?
家庭中有沒有這樣的事例?
孩子不聽話大人離家出走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未及時報警,造成孩子遭遇各種危險。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家一位老爸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得知兒子被老師抓了,找到派出所后我會向警察叔叔大聲呼救。當警察叔叔問他為什么哭的時候,他卻說因為他的事情被老師說了,于是被他家長批評了一頓,他的事情讓警察叔叔打電話報了警。
我想說,作為一個母親,我非常的心疼。在兒子因為上學不聽話,媽媽氣急敗壞的情況下,打了孩子。爸爸就不高興了,說他是男孩,不打他不會服氣。可是,他的媽媽又覺得自己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而且,他是我的孩子,我為什么打他,他是不是爸爸?
這位爸爸為什么沒打孩子?因為孩子從小學一直在媽媽懷里。
因為一直都是媽媽在帶,所以爸爸特別的愛媽媽,爸爸對媽媽有一種很大的崇拜心理。
孩子的潛意識里認為爸爸是最好的人,所以潛意識里把爸爸媽媽當成最好的人。所以潛意識里認為爸爸很厲害。
我咨詢中遇到一個男孩子就是這樣。從小很聽媽媽的話,什么事情都聽媽媽的,媽媽都會提前給他計劃好,并且按照計劃來安排。
小男孩一直到小學畢業(yè),媽媽都是大學老師。因為在媽媽的培養(yǎng)下,他是一個學霸,非常出色。
我們大多數(shù)家長都認為,智商是孩子的起跑線,但是我們的孩子到底是在哪個階段拉開的呢?
在7歲以前,孩子的認知能力會漸漸發(fā)展到成熟的程度,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在逐漸增強。
所以,孩子到底該如何培養(yǎng),其實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簡單。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能被媽媽認同的,那他就會在這個關鍵時期建立起自信。而這種自信最初也是從媽媽的態(tài)度開始的。
媽媽的每一次放手,都會讓孩子逐漸成長,不再依賴媽媽。那么在這個階段,媽媽就要學會適當?shù)胤攀?。如果能讓孩子獨?那么這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但在這個階段,媽媽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孩子剛?cè)霊烟サ臅r候,盡量遠離孩子,不和孩子發(fā)生過多的矛盾沖突。
2. 信任孩子
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所有行為,其實都是在向我們傳遞著一個信號:媽媽,我的存在,請別再誤解我了!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孩子究竟為什么會有這些行為。
我們可以將孩子帶到一個單獨的空間里,將孩子想象的故事,用孩子的語言和孩子講清楚,告訴他,這個世界上,除了有媽媽這個身份,還有爸爸這個身份。
這時,我們可以稍微做一些改變,使得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父母不再是他們最信任的人,孩子的內(nèi)心會更加安全。
3. 用冷靜、尊重的態(tài)度和孩子溝通
有時孩子們很單純,并不能判斷出真正的對錯,家長若是要求孩子們把一切都看成是與自己平等的行為,其實就是在給孩子制造更大的限制,并且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們。
當孩子們看到父母對自己袒護照顧有加的時候,自然也就會發(fā)生改變。
而父母想要培養(yǎng)孩子在面對問題時,冷靜理智的態(tài)度和溝通的態(tài)度,是取得更好效果的關鍵。
家長們?nèi)绻晃兜挠脧妱菖c孩子之間的對抗溝通交流,那么孩子也會更加的反抗。
而如果孩子們的父母在平日里,能夠用平等與尊重的態(tài)度與孩子溝通交流,孩子也會更加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2、 給孩子樹立“好孩子”的榜樣
家長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樹立起一個好榜樣,如果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犯錯的話,那么家長們也應該要言傳身教,讓孩子們知道在自己犯下錯誤的時候,該如何正確的處理和糾正。
因為在這個時候,孩子們也就會模仿父母們,因為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父母們也會學習到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識,如果孩子們不懂得這些,那么他們就會去模仿父母,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并且讓孩子們學會尊重父母,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也一定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生活當中也要適當?shù)娜ソ逃⒆?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這是水淼·WordPres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試用版本發(fā)布的文章,故有此標記(2023-03-31 09: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