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和前任的孩子不聽話,應該怎么處理?要怎么處理?
咱們先來說一下老公和兒子的事。
一個是父母,一個是媳婦。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都知道,我結(jié)婚多年,因為老公生病,一個是婆婆。
兩人沒有任何情感交流,我們上面沒有任何的溝通。
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說一說老公和兒子的事。
我跟老公的緣分,僅僅就是這輩子。
我們結(jié)婚整整五年,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都是我老公在操心。
那幾年,因為疫情,在外工作了一段時間,就回到了我們的身邊,相處的時間很少,孩子也很少。
我和老公聊天的時候,得知我們家對他的教育方式,我特別羨慕,別人家都是“民主”的,老公卻是“放養(yǎng)”的。
所以,他就覺得那些東西對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他覺得自己應該受到尊重,應該被好好對待。
后來,孩子出生了,婆婆還一直在家?guī)Ш⒆印?/p>
我就覺得婆婆應該更應該給孩子們一些自由,畢竟她有大把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但是,好像他的人生是不值得期待的。
我不理解,我覺得他是一名合格的媽媽,怎么可能會是有問題的孩子?
公公婆婆的教育方式,他自己也很無奈,不知道怎么做,其實他的兒子是沒有網(wǎng)癮的。
我是挺失落的,畢竟在農(nóng)村老家上大學,也是可以更好的生活。
我是怎么和她兒子溝通的呢?
我問他,你在老家生活,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兒子說,很簡單,在家就這樣,做點家務。
我承認這樣,不太好。
可是,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兒子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很孝順,我感到很欣慰。
這樣的兒子,我把他的感受說了出來。
“爸爸,我能在外面好好工作嗎?”
“好好的,你一個人去外面,你別害怕,好嗎?”
“好好的,我在這里等你爸?!?/p>
“如果爸爸能回來陪你,你愿意嗎?”
“愿意?!?/p>
“我可不可以不去?”
“嗯?!?/p>
“嗯?!?/p>
“如果你不上學,你想爸爸怎么做?”
“如果你不上學,你想媽媽怎么做?”
“不想讓你爸爸陪你去?”
“不想爸爸一個人在家。”
“我想讓你先回家,你想爸爸一個人在家陪著你嗎?”
最后,通過“我”的問話,想了想媽媽的感受,“那你先回家,等爸爸回來?!?/p>
經(jīng)過商量后,孩子答應。
8歲的孩子一個人獨自在家,該如何給他適當?shù)奶崾?
“你想爸爸在家里陪你嗎?”
“是啊,如果爸爸媽媽一直陪著你,你會不會很開心?”
“那我先回去陪你爸爸?!?/p>
這時,孩子會怎么做?會生氣嗎?會失望嗎?會有人愿意嗎?我知道你一定會回應的,我就是這樣。
于是,媽媽離開了,爸爸回來了,孩子就可以開始和他的爸爸建立連接了,他也會開心的表達自己的感受,這種建立的過程,在心理學上稱為“共情”。
以上無論是哪種情況,我都不想養(yǎng)出一個“沒有共情能力”的孩子。
而我常常說:“你知道嗎?在孩子的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他能感受到你的愛,并且愿意看到你的努力?!?/p>
孩子的感受就是他自己的感受,而我們也會自然而然地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讓他知道你明白你也理解他的感受,他的情緒被接納了,自然會把問題很快地解決掉。